〔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曾被喻為「新材料白馬股」的中國預塗膜生產商康得新先前爆發債務違約事件,連帶會計師事務所「瑞華」也遭中國證監會立案調查,多家跟瑞華有往來的企業遭波及,再融資、IPO皆被暫停;中國媒體指出,瑞華作為中國排名第2的會計師事務所,現在已經成為本年度最大的「雷」。
報導指出,在康得新造假期間,瑞華連續3年給出標準的「無保留意見」,只有2018年在康得新已經爆出深陷危機時,才給出「無法表示意見」。康得新連續4年的獲利造假,瑞華則從康得新拿了840萬人民幣的審計費。
除了康德新之外,瑞華審計的輔仁藥業也被爆出財務造假;在瑞華遭調查之後,根據中國媒體計算,截至本月28日,受到瑞華事件影響的企業已經累計到45家,從上市公司再融資、A股主板、中小板、創業板IPO到科創板IPO,影響範圍非常廣泛。
瑞華審計的11家上市公司,包括百利科技、嘉澳環保、木林森、沃爾核材等公司再融資被暫停;瑞華承接的29家企業IPO被暫停,包括主板10家、中小板7家及創業板12家,當中不乏天津同仁堂、中國黃金及博納影業等知名公司。
另外,由於瑞華給出的無保留意見都爆雷,在市場的公信力已經幾乎消失,甚至在不少投資人認為,只要和瑞華有關的上市公司都有問題,因此許多公司排隊等著跟瑞華解約;根據瑞華會計師事務所官網數據,截至今年6月30日,該所的上市公司客戶共有316家。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