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22國收到最新關稅通知,但名單仍未見台灣入列。(彭博資料照)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陸續向各國公布最新關稅稅率,截至目前已22國收到通知,但名單仍未見台灣入列,國安人士表示,雙邊關稅談判沒有卡關或觸礁,持續討論中。對此外媒報導,台灣島內焦慮情緒升高,而針對台美談判,台灣可能已用盡手中的4大籌碼,且有分析人士指出,基於美國「第232條款」的國安考量徵稅,台灣80%對美出口,包括半導體和伺服器等,恐成為美方施壓談判的手段之一。
根據《南華早報》報導,有觀察人士指出,台灣可能已經用盡手中的4大籌碼,例如承諾在美國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的半導體投資,同意預購美國液化天然氣,國防支出提高至GDP的3%,以及擴大軍購等。
此外,台灣對美出口中約有8成屬於美國可依《232條款》以國安為由加徵關稅的範疇,當中包括最重要的半導體與伺服器,可能會成為美方施壓談判的另一手段。
隨著下1輪關稅預計於8月1日生效,設於台北的智庫「台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羅慶生說:「目前來看,任何低於20%的關稅都算是1個樂觀的結果。」
7日華府公布首批14個貿易對象,大多面臨25%至40%的高額關稅,9日再公布8國貿易夥伴的關稅,最重被課高達50%的關稅,但兩波名單台灣都未被列入。
根據報導指出,台灣政府官員有政界人士認為,談判仍在進行的正面跡象,表示:「自川普宣布加徵關稅以來,政府已經做好準備,我們保持審慎樂觀,也希望人民能在這最後關頭支持談判團隊。」
但也有批評者認為,這也可能意味著台灣將在下1輪面臨更嚴厲的關稅處分。
根據自由時報昨(9)日報導,雖然台灣關稅稅率尚未公布,但總統賴清德除與正在美國的經貿談判團隊視訊通話外,府院也密集開會研商對策,推估各種可能情境與衝擊,研擬相關產業配套措施。
另根據今(10)日自由時報報導,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談判團隊赴華府,與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有實質的談判與接觸,是繼5月初與6月底的談判後,展開第3輪實體磋商,「相信會朝正面發展」。
知情人士也強調,台灣是少數照著關稅談判討論推進的國家,而且有「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的談判基礎與經驗,美方也多次表達與台灣的談判有正面發展,相信談判的結果會比預期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