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全球衛星導航 中國出場叫陣?

2024/02/23 07:04

GPS在全球獲得高度採用,與此同時,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來勢洶洶。(美聯社)

降低軍隊對GPS依賴 中國決發展北斗系統

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GPS),是全世界最古老,也是被最廣泛應用在軍方及民間上的的衛星導航系統,在全世界擁有超過60億用戶,而GPS歸美國政府所有,並由美國太空軍(USSF)經營,儘管GPS在全球獲得高度採用,不過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eiDou)來勢洶洶,已在2023年11月被國際民航組織(ICAO)認證,成為全球民航通用的衛星導航系統後,外界高度關注,北斗系統有可能取代GPS系統,成為新一代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代表嗎?

中國政府自1994年開始打造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它以北斗七星命名,這是過去人們用來確認方位的依據,2000年北斗一號正式上線,主要提供中國境內的衛星定位和導航服務,這是該系統的重大里程碑,之後歷經多年發展,北斗三號在2020年發射,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向全球提供服務。

中國為何要建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時青昊指出有2個原因,一是1991至1992年的波斯灣戰爭有關,美國自家的GPS系統為精確制導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援,GPS定位成為各國關注焦點,二是「銀河號事件」,使中國發展自主衛星導航。

銀河號事件發生在1993年7月,當時隸屬於中國遠洋運輸(COSCO)的貨櫃輪「銀河號」(Yinhe)甫離開印尼雅加達,正航行在阿曼灣上,預計將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杜拜卸貨,之後再到沙烏地阿拉伯的達曼港(Dammam),以及科威特。

與此同時,美國接獲情報,指出銀河號可能會偷運化武原料給伊朗,因此要求登船檢查,但中國拒絕。中國對此聲稱,銀河號的GPS訊號被美國干擾,導致該船無法航行,只能停在公海上。在美中雙方僵持之下,銀河號滯留公海長達24天之久,最終經過協調,銀河號停靠沙烏地阿拉伯達曼港,並由中國、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三方人員一同檢查後,確認銀河號沒有載運化武原料,雖然中國之後就此事要求美國賠償,但最後不了了之。

中國之所以要開發北斗系統,目的就是要降低軍隊對GPS的依賴,避免極端衝突情況下GPS中斷的風險,並保障軍隊通訊網路的安全。

北斗三號在2020年發射,目前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已向全球提供服務。(美聯社)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有四大核心供應商

目前,美國的GPS以及中國的北斗,還有俄羅斯的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和歐盟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GALILEO),是聯合國的衛星導航委員會(ICG)所認定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供應商。

北斗系統如今已存在中國各個生活領域,根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數據,截至2023年1月,北斗時空智能服務的全球累計接入智慧裝置超過15億台﹔北斗高精度時空服務月調用次數超過1700億次,服務覆蓋全球超23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高德地圖」調用北斗衛星日定位量超過3000億次。該辦公室聲稱,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已達到約4700億元人民幣。

另外截至2022年上半年,中國境內申請入網的智慧型手機中,支持北斗定位的手機出量占比,超過98%,還有超過790萬道路營運車輛、4.7萬多艘船舶安裝北斗系統,還有超過10萬台農業機具使用北斗系統。

中國國務院2022年發表《新時代的中國北斗》白皮書,當時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聲稱,北斗系統已經在精度上達到99.9%,使精度超標時間從86.4小時大幅壓縮到8.64小時,在局部地區可以達到2到3公尺的定位精度。

北斗系統如今已存在中國各個生活領域,圖為曳引機上顯示的自動導航路線。(路透)

民航機導航及手機定位 GPS仍處領先地位

儘管中國官方對北斗系統廣泛宣傳,聲稱其功能優異,但北斗系統在全球應用程度其實並不高,以飛機來說,雖然北斗系統已被國際民航組織認證,但在民航運輸飛機上,目前全球主要使用的,還是基於GPS的衛星定位及導航設備。

如中國官方聲稱,北斗相關產品已出口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但其實大多數都是涉及「一帶一路」的國家和地區。目前在一般導航上,GPS仍處於領先地位,特別是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數位地圖解決方案和地理定位服務方面。

北斗系統實則是軍事用途,中國可透過北斗的即時導航、精準定位、全球短訊通訊等功能,整合衛星通信、偵察、監視系統與地面作戰系統,大幅提升解放軍數位化作戰能力、武器精準攻擊能力。

在一般導航上,GPS仍處於領先地位。(路透)

北斗系統恐有間諜 監控風險

中國官媒《央視網》曾在報導中指出,北斗系統有別於其他的衛星系統,不僅能透過北斗知道自己在哪裡,還能透過北斗告訴別人自己在哪。

那是因為北斗系統有著「雙向通訊功能」,這有別於其他三大衛星系統採用無源定位,意即定位終端僅具接收功能,是靠衛星向使用者發射訊號來定位,但北斗使系統用的是有源定位,定位終端兼具接收與發送的功能,因此即便沒有手機信號,依然可以發送文字簡訊和報告位置。

也因為這樣,學者憂心此舉恐有間諜、監控風險。美國媒體《自由亞洲電台》(RFA)報導引述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說法,表示中國對北斗系統的政治宣傳成份較高,其實是以數位服務來包裝監控本質,「即便沒有手機訊號,帶著這套衛星定位系統,黨要找你就找得到」。蘇紫雲形容這就像「數位蓋世太保」。

蘇紫雲稱,採用北斗系統的合作國家,可能會付出一些看不到的額外成本,如國家土地、資源、硬體設施的配置,讓中國掌握他國更精準的內部資訊。在同一篇報導中,海大法政學院教授江雅綺提到,這些數據被中國政府收集掌握,合作國家產業就可以做一些監控、監測、間諜目的使用,「關鍵時候,合作衛星系統突然關閉,反過來做監控敵對勢力,就可能對這個國家造成很大影響。」

中國官媒稱,北斗系統有別於其他的衛星系統,不僅能透過北斗知道自己在哪裡,還能透過北斗告訴別人自己在哪。(路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