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綜所稅免稅額及扣除額
記者鄭琪芳/專題報導
扣除額
綜所稅有免稅額及扣除額,扣除額又分為「一般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民眾報稅時須先選擇「一般扣除額」,即「標準扣除額」或「列舉扣除額」二擇一;至於特別扣除額,包括薪資所得、儲蓄投資、幼兒學前、教育學費、長期照顧及房租支出等,只要符合適用要件即可列報。納稅人申報綜所稅時,可善用各項扣除額,以發揮節稅效果。
納稅人可善用各項扣除額,以發揮節稅效果,保險費及醫藥費是民眾最常列舉扣除項目之一。(資料照)
2024年度綜所稅標準扣除額為13.1萬元(夫妻26.2萬元),列舉扣除額則有捐贈、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購屋借款利息、政治獻金等。國稅局官員表示,如果列舉扣除額合計數超過標準扣除額,選擇列舉扣除可以節稅,反之則選擇標扣額;納稅人報稅時若未填明適用標準或列舉扣除額,或是未申報案件,國稅局會以標扣額核定稅額。
以雙薪4口之家為例,如果保險費6萬、醫藥費2萬、房貸利息22萬元,列舉扣除額合計30萬(6萬+2萬+22萬),較標扣額26.2萬元高出3.8萬元;因此,報稅時應選擇列舉扣除額,以適用稅率12%計算,可以少繳4,560元(3.8萬×12%)。
保險費限每人2.4萬 醫藥費無上限
國稅局官員表示,保險費及醫藥費是民眾最常列舉扣除項目之一,納稅人、配偶及受扶養「直系」親屬的人身保險費,包括壽險、健康險、傷害險、國民年金、農保、勞保、軍公教保險等,可列報扣除,每人最多2.4萬元,但被保險人與要保人須在同一申報戶。至於健保費則可全數扣除,以被保險人眷屬身分投保者,毋須與被保險人同一申報戶。
至於醫藥費及生育費,列報金額無上限,但必須是給付公立醫院、全民健康保險特約醫療院所或經財政部認定的醫院,且有保險給付部分不能再扣除。此外,與醫療行為有關的費用才可列報,一般健檢、醫美等支出,若與「必要醫療行為」無關,不可扣除;舉例而言,治療牙病所需的鑲牙、假牙、植牙及齒列矯正的費用可以扣除,但以美容為目的之植牙、齒列矯正等,不得扣除。
至於房貸族則可列報「購屋借款利息」,每戶最多30萬元、以一屋為限,且須減除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例如2024年房貸利息18萬元,但有利息所得2萬元,可申報扣除16萬元。
另,特別扣除額有7項,上班族可扣除薪資扣除額21.8萬元,如果全年薪資不到21.8萬元,以實際薪資扣除。官員說明,薪資採「定額減除」或「費用減除」二擇一,前者可扣除21.8萬元,後者核實減除職業專用服裝費、進修訓練費或職業上工具支出,若核實減除金額不到21.8萬元,選擇定額減除較划算。
如果納稅人有6歲以下子女,幼兒扣除額第1名子女15萬元、第2名以上22.5萬元,以育有2名幼兒的家庭為例,可以扣除37.5萬元,若適用稅率5%,就可少繳1萬8,750元。
列報房租、長照扣除額 留意排富條款
此外,房租支出改列特別扣除,每戶可列報18萬元,但「本人、配偶或受扶養直系親屬在境內無自有房屋」,且須減除政府租屋補助,並增訂「排富條款」。北區國稅局表示,列報房租扣除額須檢附房屋租約、租金支付證明,以及於承租地址辦竣戶籍登記的證明,或載明自住非供營業或執行業務使用的切結書。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