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台股、美債與日圓

2024/07/09 05:30

近日台股屢創歷史新高、日圓跌到谷底、美債殖利率居高不下,這些跌破不少專家眼鏡的金融現象,並不獨立存在。(中央社)近日台股屢創歷史新高、日圓跌到谷底、美債殖利率居高不下,這些跌破不少專家眼鏡的金融現象,並不獨立存在。(中央社)

◎歐陽書劍

股、債與匯市是金融市場的骨幹,是導引資金流動的主要通道,也是觀察經濟前景的溫度計,而且彼此有錯綜複雜的關係,有時競爭資金,有時一起呈現榮枯。近日台股屢創歷史新高、日圓跌到谷底、美債殖利率居高不下,這些跌破不少專家眼鏡的金融現象,並不獨立存在。

金融市場規模龐大,發行及交易量慣常凌駕實體經濟。二○二三年台灣實質國內生產毛額(GDP)約為新台幣二十二兆元,而根據中央銀行統計,二○二三年國內債券發行餘額接近新台幣十七兆元,全年交易金額則超過三十五兆元;至於總市值已達七十兆餘元的股市,二○二四年六月成交量近九兆元;國內的外匯市場交易金額更高,平均每日交易量為三七八億美元。

全球規模更為可觀。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統計,全球公債餘額在二○二三年底約為六十四兆美元,公司債則為三十四兆美元,二者合計接近百兆美元,與全球GDP相去不遠,且其他機構統計的金額更高;而全球股市市值則早就達百兆美元以上;國際清算銀行(BIS)統計的外匯市場每日成交量已超過七兆美元,二年前外匯市場的每日即期交易就超過二兆美元。

資金的移動迅速,因此金融市場的交易遠比實體經濟活絡。股市也被稱為「經濟的櫥窗」,能夠反映景氣的走向;事實上,各項金融指標、指數或其他數據都能表達出市場參與人對未來經濟的想法。

台股隨著台積電股價再創新高,雖是投資人對台積電以及台灣經濟前景的肯定,但美股繼續在歷史高點盤旋,美國在利率居高不下時呈現的經濟韌性,不僅一起支撐台股,也是日圓再觸新低的重要原因。股、債、匯市有相同與不同的影響因素,三者又透過各種管道互相連結,共同反映了經濟現象。

美國聯準會的決策,對全球金融市場,還是具有引導作用。歐美國家通膨降溫,加拿大、歐元區開始降息;可是美國物價升幅雖減,經濟卻遠較預期為佳,不僅要擔心通膨捲土重來,也使降息顯得並不急迫。經濟表現相對穩定的美國,利率居高不下,股市頻創新高,國內外利差無法縮減,使得日圓欲振乏力,但台灣對美出口則跳躍成長,業績成為股市的最有力支撐。

有不少股債市投資人等待著美國聯準會降息,可是降息恐是經濟出現隱憂,對股市中長期不一定是好消息,對債市來說,恐依然和經濟展望息息相關,因此即使是開始調降短期政策利率的歐元區,部分國家長期政府公債殖利率隨著下滑的跡象,目前看來也不明顯。

國際經濟互相牽引,金融市場更難捨難分。股、債及匯市彼此密切相關,又均受實體經濟表現影響,伺機而動的投資人,對未來走勢,應該不能一廂情願的認定。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