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投資觀點〉兩鳥在林勝過一鳥在手

2023/07/10 05:30

投資有創造收益、資本增長兩個目標,在能承受的風險程度情況下,可考慮將資本放於增長型配置。(法新社)

■布思哲(Steve Brice)

俗語說「一鳥在手勝過兩鳥在林」。根據搜尋,這句話最早的用法是與獵鷹有關,可以追溯到15世紀。我不清楚獵鷹有多困難,但顯然有風險。如果捕獲一隻鳥兒的成功率為50%,而你又不願意承受風險的話,那麼一鳥在手確實勝過兩鳥在林。

在我深入分析此課題之前,你可能會問:「首席投資總監說這些來幹甚麼?」在投資界,有一個相反的說法,導致投資者不必要地減低他們的長期回報。

簡單來說,投資有兩個主要目標:創造收益(手中的一隻鳥兒)和資本增長(林中的那些鳥兒),這兩個目標會導致截然不同的投資組合。

例如,我們的收益型資產配置模型有65%是債券(或類似債券的投資),只有35%是股票。然而,我們的「適度積極」資本增長配置模型有54%是全球股票,只有27%是債券,其餘為現金、黃金和另類投資策略。

大多數投資者可能都明白,資產配置是投資回報的主要驅動力,不同的資產類別產生不同的回報。雖然預測短期回報非常困難,但預測較長期的回報則相對容易得多。

債券年回報4% 股票調升至逾7%

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首席投資辦公室更新年度對於長期(7年)的報酬率預期後,為投資者帶來一個好消息,就是全面調升關於預期報酬的看法。預估債券每年的回報可能有4%,高於2022年初的1%,而全球股票的預期報酬則從一年前的5.4%調升至7%以上。

大家可以立即得出一個結論,就是股票的長期表現將勝過債券。當然,這不足為奇。然而,這對投資者有較大的影響,即收益型投資策略(鑑於對債券有很高配置)的表現很可能會遜於股票比重較高的增長型策略。當然,如果你的風險狀況較積極,即股票配置接近78%,債券約為8%,這兩種策略的回報差異可能會更明顯。

相對於增長型策略,我們看到更多資金不斷流向收益型投資組合。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是恰當的。如果你即將退休,投資組合可以為你目前的開支提供資金,所以這筆現金流對你來說不可或缺。此外,債券本身的波動性相對較小(2022年除外),這對於沒有時間從短暫損失中恢復過來的投資者來說非常重要。因此,有些投資者會遵循一個簡單的法則:將100%減去你的年齡就是股票的比重,即是如果你是60歲,則股票比重應該是40%。

然而,我們可以用另一種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就是由你想如何處理你的財富開始。我們設立了「今日、明日、未來」的框架,其中「今日」是關於你的短期(0-5年)資金需求;「明日」是將來對你來說重要的事情;「未來」是為下一代儲蓄。

假設你已經退休,那麼顯然你將在「今日」有現金流需要。

如果還年輕 資本增長比較重要

但是,假設你今年65歲,你的投資期可能是多久?你可能計劃在100歲之前在經濟上自給自足。你或許不會這麼長壽,但你應該為超過平均預期壽命(根據定義,大約有50%的人)做好準備。

換言之,你的投資期長達35年,大致相當於5-7個經濟周期,即對增長型投資組合進行大量配置是合理的。當然,如果你更年輕,或計劃使用你累積的部分財富來為「未來」提供資金,那麼便要評估考慮注重資本增長了。

關注短期 可能忽略資產下跌風險

收益型策略與「手中的鳥兒」比喻相近,都是希望盡快取得現金回報,是短期而不是長期的,這種策略可能有兩個弊端。

首先,它忽略了資產價格可能下跌的風險,以致你的資本可能獲得負「增長」,使你在未來幾年未能獲得所需的收入。

其次,它會吸引你去投資長遠可能表現欠佳的資產。

因此,我認為那些投資期超過10年的人士,在評估並了解相關風險,且在能承受的風險程度情況下,可考慮將資本放於增長型配置。對於那些所得稅率高於資產增值稅的司法管轄區,投資者更應該評估是否將資本配置於增長型資產。(作者為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集團首席投資總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