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防疫雙險〉防疫雙險大海嘯恐至6月 業者轉型求生

2023/02/26 05:30

防全台確診人數已直逼千萬人大關,富邦產險理賠金額即將突破800億元大關。(記者靳昌玲攝)

記者李靚慧/專題報導

防疫雙險讓產險公司慘賠,推估至2月底累計理賠達2,500億元,業者多次陳情建議保單降級無效後,直言已「心死」,只能認命的將防疫保單的「最後一哩路」走完,最終理賠金額恐直逼3千億元。部分產險公司除了還有數十億、上百億元的理賠需求及增資壓力外,今年的業務方向該如何調整,更是各產險公司最大的挑戰。

根據產險公會的統計,2022年產險業簽單保費收入達2,203.2億元,較2021年的2,067.3億元,成長6.57%。各險種表現方面,火險、水險、航空險的簽單保費,都有2位數的成長,成長幅度約在12%至15%之間;意外險種的工程險,簽單保費年增率更高達21.41%,至於健康險因去年1至4月防疫保單大賣,保費收入較前1年持續成長,儘管4月中旬之後各產險公司全面停售防疫險,但全年健康險保費收入年增率仍逾8%。

COVID-19降級 恐等到5、6月

今年各產險公司,除了一張防疫險都沒賣的第一產物保險,各產險公司多少都因去年銷售的防疫保單遭受重傷,理賠金額都是保費收入的數十倍。產險業者原期待自去(2022)年10月中邊境解封,入境民眾實施自主防疫0+7措施後,將原本被定義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的COVID-19,可以在今年農曆春節過後降級,但即使室內口罩令已鬆綁,但COVID-19降級恐還須等到今年5、6月,屆時全體防疫保單都已到期,降級與否「已經不重要了」。

在此狀況下,受重傷的產險業該如何「含淚再出發」?產險業者指出,當前產險業面臨的首要挑戰,還是防疫保單最終要賠付多少金額?因應最終的理賠金額,若要讓資本適足率(RBC)達到符合法規200%的水準,大股東還需掏出多少資金來增資?以及部分幸運為防疫保單安排再保的公司,最終能否拿到再保攤回?以及再保賠付的比例會有多高?

業務方面,產險業直言,歷經防疫保單的洗禮,各業者對於「危險評估」,可說都已「進化」,未來將更為穩健。業者今年的業務方向,也多在既有的利基業務上持續強化,但會朝向利用新興科技,讓服務更為廣泛,在解決客戶「痛點」的同時,也可降低自身經營成本。例如在車險保單電子化後,產險公會已成功爭取1年340萬張住宅火險保單電子化,未來若順利實施,將可透過電子化保單,大幅節省紙張成本。

防疫雙險天價理賠 重創產險業營運

服務面方面,產險業者也積極推動遠距投保,藉此節省客戶的時間與空間;同時試辦理賠區塊鏈,讓客戶無須再為了申請理賠,必須特別請假去醫院取得各試表單診斷書,產險公司也可提升營運績效、降低成本,希望今年能有具體成果。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