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財經週報-投資觀點〉尋找適合自己的結構型商品

2021/09/27 05:30

境外結構型商品因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事件之後,一夕之間乏人問津,近幾年已漸漸回溫。(路透)

■曾鴻展

依信託業商業同業公會統計資料顯示,至2021年第二季末,全體金錢信託業務統計(不含證投信、期信基金保管)之信託財產本金總金額約為4兆9,946億元,其中投資境外結構型商品約為2,331億,佔4.67%;投資國內券商結構型商品約為97億,佔0.19%。

結構型商品做為國內投資人重要的理財工具之一,但是一般投資大眾對結構型商品的原理或風險並不瞭解,在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之後,境外結構型商品一夜之間變成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近幾年則是又漸漸回溫,其實金融商品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適不適合。

發行人信用風險為第一考慮要素

目前國內投資人能買到的結構型商品大致上分為兩類︰第一類為外國銀行或外國證券商發行的境外結構型商品;第二類為本國銀行、本國證券商及本國期貨商發行的境內結構型商品。前者係以有價證券(債券)形式發行,但兩者其實都是屬於債權。也就是說,當投資人買了結構型商品,就變成是銀行或是證券商的債權人。既然結構型商品是一種債權,可以想見的是投資結構型商品最大的風險,並非連結標的風險或是匯率風險,而是來自於發行人的信用風險。雷曼兄弟的倒閉為結構債的最大風險做了一個最慘烈的示範,當雷曼兄弟倒閉,縱使連結標的或是匯率走勢都如投資人預期,投資人仍是血本無歸,只能由銷售機構協助走向債權清算一途。因此投資結構型商品的第一考慮要素是發行人的信用風險,之後才開始檢視結構型商品的其它條件。

尋找適合自己的結構型商品

至於其它的條件呢,其實就見仁見智了,俗話說的好:「沒有最好的商品,只有最適合的商品」。當我們討論金融商品,永遠是三個面向:流動性、收益性和安全性。想要三者兼具,基本上接近不可能的任務,所以所謂「最適合的商品」就是投資人願意降低對哪個面向之要求,然後拉高另一個面向的選擇題。

實例一、銀行銷售的長年期結構型商品:「十年期區間計息美元保本型商品」,當連結標的在特定區間內時就會支付固定的利息,在區間外則利息為0,此商品就是放棄了流動性及一部分的安全性來增加收益。

實例二、近期在銀行跟證券商熱賣的股權連結商品:「連結一籃子股票固定配息記憶式自動提前出場不保本型商品」,主要是連結三檔股票,當表現最差的連結標的大幅下跌時,投資人將承接該檔股票,但若三檔股票均上漲,則可以拿到較高年化利率,此商品則是放棄了安全性及一部分流動性來增加收益。

實例三、國內證券商發行連結基金商品:「300%參與率連結基金台幣計價不保本結構型商品」,為三倍槓桿連結基金收益,上漲三倍獲利,下跌則三倍損失,這商品則是放棄安全性但保有流動性來增加收益。

投資人要如何選擇購買哪種商品?最重要的應該是要瞭解這個商品的特性,哪種情況自己會獲利?哪種情況自己會賠錢?賠錢的話最多會賠多少?如果都能心中有數,就能在損失發生時不至於驚慌失措、進退失據。

(作者為元大證券債券部資深副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