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書劍集》背負兩難的中央銀行

2020/11/24 05:30

路透資料照。

◎歐陽書劍

資金外流嚴重、新台幣升值過大原是兩個不應同時存在的現象,但因貿易順差居高不下,成為中央銀行想要處理,卻無法同時解決的難題。

中央銀行不常公開回應外界的批評,但在十一月二十日、二十二日卻密集發出新聞稿為政策辯護,分別談到資金外流與台幣升值。前者再度強調「經常帳順差國家,金融帳淨資產多呈增加,表示該國資金淨流出」,為持續多年的資金外流提供理由;後者則指出,並未因新台幣升值而急函金管會主委尋求奧援。

有關資金外流,在二○一一年以後,我國資金留置海外金額增加,每當央行公布國際收支,總引起一陣騷動,二○一七年流出的證券投資資金且高達八百多億美元,央行多次以新聞稿說明「經常帳係統計對外商品及服務等的交易。如商品及服務輸出大於輸入,表示經常帳有順差;因為國外收入大於支出,一國對外淨債權必然增加,表示該國資金淨流出」。

央行的解釋,簡單地說,就像若有一家公司出口貨品至國外獲得利潤,則自然在境外賺得一筆錢,不管是放在國外銀行或投資外國股票,那筆錢就算在資金淨流出中,因此這一現象非常普遍且正常。

字面上的資金外流,通常被認為是單純的國內資金跑到國外,若是此一現象,則在外匯市場上應有本國貨幣被拋售以換成美元等外幣,而會造成新台幣貶值,就如一九九七年前後亞洲金融危機時,東南亞國家貨幣及韓元大貶的情形,不過,在台灣並未發生,新台幣實質有效匯率指數在過去十年反而大都隨著「資金外流」而走揚。因此,中央銀行說明資金外流是指企業獲利未匯回的部分,相對符合台灣的狀況。

然而,因企業海外賺得的錢也可以匯回,錢不一定要留在國外,若以過去事實就整體觀察,貿易順差與對外淨債權並不總是同步增減。央行的說明,只解釋了部分原因;國內無去化資金的金融工具或是實質投資機會,也是資金選擇停泊國外的理由。

國內外資金流動,影響外幣供需,當資金流入,外幣供給增加,對新台幣的需求提高,就有促使新台幣升值的壓力,站在央行的立場,適度的讓資金流至或留置海外投資,反而有紓解新台幣升值的附加價值。央行因此建議「壽險業、退休基金及投信等機構法人,亦可積極利用國人資金進行全球布局,促進金融服務及財富管理業務發展,以滿足企業或個人財富傳承及人口老化之退休理財需求」。

阻升容易阻貶難,央行若真要阻止新台幣升值,不大需要金管會協助,可以直接介入外匯市場以新台幣無限制地買進外幣,再以沖銷方式收回新台幣;一時的操控匯市指控,並非難以承受。只是逆著市場走勢,並非常態;外資大舉進場,未來就有大舉出場的可能,每一次的經濟金融危機,都是一個見證。這更是應謹慎思考的部分。

相對地,要解決新台幣升值過速疑慮,就難處理資金外流的問題。若依央行解釋,經常帳順差使金融帳淨資產增加,表示該國資金淨流出,則減少貿易順差,就能降低金融帳淨資產及淨流出的資金,而只要新台幣升值,出口價格競爭力下降,貿易出超減低,也就不會有資金大量外流的現象。

新台幣升值既已是傳統產業心中之惡,經濟部長且明白傳達傷害更甚於沒有自由貿易協定的劣勢,則快速升值的選項,應愈來愈非政治上的標準答案。趕一些資金出門,對央行來說,應算資金交流而非外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