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媒:台積電是世界穩定之源 晶片冷戰繞著輝達轉

2025/11/26 17:07

現代的美中晶片冷戰,圍繞在輝達的權力競爭,而全球約90%的先進半導體晶片生產都集中在台灣,台積電扮演全球技術體系穩定的重要角色。(彭博)現代的美中晶片冷戰,圍繞在輝達的權力競爭,而全球約90%的先進半導體晶片生產都集中在台灣,台積電扮演全球技術體系穩定的重要角色。(彭博)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美兩國長期以來一直在爭奪世界強國地位,尤其是在科技領域。自2022年以來,美國系統性地限制了對中國的高性能輝達晶片供應。知名的獨立歐洲媒體《現代外交》(modern diplomacy)報導,現代的美中晶片冷戰,圍繞在輝達的權力競爭,而全球約90%的先進半導體晶片生產都集中在台灣,台積電扮演全球技術體系穩定的重要角色。

在當今世界,權力競爭不再只依賴軍事力量等傳統手段,美國將晶片作為施加政治壓力的工具。這項政策不僅關乎經濟或貿易價值,更已成為旨在遏制中國軍事潛力及其人工智慧(AI)應用的科技戰略的一部分。

美國限制高端半導體出口中國的政策標誌著一種典範轉移。晶片不僅是工業商品,更已成為取得權力的工具。如今,人工智慧高度依賴能夠處理大量資料的晶片。美國限制高階晶片(例如輝達H100和A100)的出口。如果一個國家無法取得這些晶片,其人工智慧研發能力可能會受到嚴重影響。

為了防止濫用,美國政府對A100和H100等晶片實施了許可要求,這使得輝達生產的A300和H800等晶片,儘管被歸類為「弱服務」晶片,也受到了更嚴格的審查。出口限制源自於對輝達GPU可能被中國用於訓練與美國軍方相關的AI模型的擔憂,這不僅是為了減緩中國的技術進步,也是為了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

在晶片控制方面,美國必須正視一些不可否認的現實。輝達的晶片生產幾乎完全在台灣完成,而台灣正處於華府和北京的地緣政治衝突之中。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2024)的數據顯示,全球約90%的先進半導體晶片生產都集中在台灣,由台灣領先的代工廠台積電(TSMC)製造,這種結構性依賴,對美國的經濟和技術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

如果半導體生產集中在單一地區,就會造成脆弱性,進而可能破壞全球技術體系的穩定。因此,台灣海峽的任何緊張局勢都會擾亂美國對其所維護的運算基礎設施的取得。出口限制只是一個更複雜戰略的一步,該戰略要求美國實現生產地點多元化,並確保晶片供應鏈不會集中在單一地區。

從整體效果來看,美國的政策確實有效減緩了中國運算能力的上升速度,但並未扼殺其戰略潛力。相反,它鼓勵中國在加強技術基礎建設方面實現自給自足,即便國產晶片的品質尚未達到輝達的標準。

換言之,限制輝達晶片出口並非意在終結競爭,而是將其轉化為一場邁向技術自主的競賽。這項政策的有效性取決於中國能否找到應對之策,而中國目前正致力於彌補這一差距。

圍繞輝達晶片的爭論表明,政治權力與技術權力的融合日益加深。美國的政策目標不僅在於限制戰略物資的流動,還在於建構一個基於運算的新型權力架構。然而,這項政策也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對台灣的依賴、中國的靈活性以及美國晶片公司面臨的經濟壓力。

在全球化進程不斷邁向人工智慧驅動型經濟的今天,未來將取決於誰能有效管控地緣政治風險、洞悉供應鏈動態並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政策。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