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獨家報導,台灣正與川普政府談判,擬透過投資與協助訓練美國勞工,換取降低關稅。。圖為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晶圓廠工地。(彭博檔案照)
〔記者陳成良/台北報導〕隨著川普政府重返白宮並祭出關稅政策,台美經貿關係迎來關鍵談判。據《路透》26日獨家報導,五名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正與台灣洽談一項新協議,台灣可能承諾進行新一波投資,並協助「訓練美國勞工」學習半導體製造與先進工業技術,以換取美方降低對台灣出口產品徵收的20%關稅。
據報導,在這項擬議的安排下,包括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在內的台灣企業,將投入新資金並派遣人員擴大在美營運,重點在於培訓美國工人。目前台灣出口至美國的產品面臨20%關稅,台北方面正積極爭取調降此數據作為整體協議的一部分。雖然半導體產品目前暫時獲得豁免,但美方致力於建立國內產能的政策方向並未改變。
輸出「科學園區」經驗 換取關稅調降
知情人士指出,相較於主要區域競爭對手南韓與日本分別承諾的3500億美元與5500億美元投資(以換取關稅從25%降至15%),台灣承諾的總投資金額規模可能較小,但內容包含一項特殊條款:協助華府利用台灣的專業知識(know-how),在美國建立「科學園區」基礎設施。
針對相關報導,我國行政院長卓榮泰26日在台北受訪時證實,台美雙方正處於「交換文件」階段,以確立細節。卓榮泰強調:「其他國家很難做到這種工作,因為只有我們擁有科學園區的概念、實務與紀錄,這讓我們能夠在美國承擔這類倡議。」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亦聲明表示,正持續以「台灣模式」與美方討論供應鏈合作。
川普轉向:需引進外國人才教導美國人
報導提到,川普過去對外國勞工持保留態度,但近期為了振興製造業,態度出現務實轉變。他在上週的一場投資論壇中提到與「台灣朋友」開設晶片大廠的計畫,並直言:「我們的人民必須被教導。這是他們從未做過的事,如果我們不允許投資數十億美元的人從他們國家帶人來讓工廠運作,我們就不會成功。」這番言論呼應了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先前指出的亞利桑那廠缺工困境。
這項協議若成真,將有助於緩解台積電美國廠的技術人才短缺問題。不過,任何與台灣的協議都可能引發北京不滿。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一在與川普的通話中曾宣稱台灣問題是中國的「重要事項」。對於協議進度,白宮發言人德塞(Kush Desai)僅低調回應:「在川普總統宣布之前,關於潛在貿易協議的報導都屬臆測。」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