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榴槤今年前7個月出口額達12億美元。示意圖。(法新社)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越南榴槤今年前7個月出口額達12億美元(約新台幣363億元),根據統計,中國為主要買家,台灣市場則出現兩位數成長,但台灣食藥署公布,今年2月25日至8月25日止,受理越南報驗的鮮榴槤,報驗批數為723批,檢驗不合格批數為19批,不合格率為2.6%,原因為重金屬鎘及殘留農藥不合格。
根據越南海關數據統計,越南榴槤7月出口額較上月成長35%,達3.79億美元(約新台幣114億元)。越南水果蔬菜協會秘書長Dang Phuc Nguyen 預測,隨著收穫季節的高峰,9月和10月出口將增加至每月5.5億美元(約新台幣166億元)。
根據統計,中國是主要買家,佔出口的87%。出口商表示, 由於先前中國客戶加強了品質控制,導致邊境清關延誤,今年上半年面臨挑戰,不過情況有所改善,出口商和農民已經加強防止水果中鎘殘留,此前這一問題導致水果在中國被拒收,並導致人們排隊等待檢測。
中國在2025年初發現越南新鮮榴槤鎘及金胺O(Auramine O)濃度,「嚴重危害中國消費者的健康」後,政府當局已加強對榴槤中的鎘及金胺O(Auramine O)檢測。
根據更嚴格的規定,越南榴槤必須「逐批」接受檢測,任何不合格的榴槤將被退回或銷毀。受到中國檢測趨嚴衝擊,越南榴槤出口銳減。
另根據越南海關統計,香港、台灣、美國、日本在內國家市場,也出現兩位數成。
不過近幾個月,台灣食藥署公布,自越南輸入的鮮榴槤,在邊境被檢出殘留農藥不合格,必須退運或銷毀。根據食藥署統計近半年,自114年(西元2025年)2月25日至114年8月25日止,受理越南報驗的鮮榴槤,報驗批數為723批,檢驗不合格批數為19批,不合格率為2.6%,檢驗不合格原因為重金屬鎘及殘留農藥不合格。
食藥署已從114年7月22日起至10月1日止,在邊境對越南報驗的鮮榴槤採逐批查驗,抽驗比例為100%。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