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將於9月的最後一周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記者李靚慧攝)
〔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時序進入8月底,明年最低工資調幅的攻防即將展開。勞動部將於9月的最後一周召開「最低工資審議會」,依據今年以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及10大「得參採」指標,審議明年最低工資調幅。勞團依據過往勞資協商慣例,認為明年的最低工資仍應至少上調4%,使得月薪進一步往3萬元靠近,時薪更直逼200、達198元。
不過,若明年最低工資可依照勞團期望的幅度「連10漲」,使最低工資持續向3萬元靠攏,但其他非領最低工資的勞工薪資未能進一步提高,恐造成愈來愈多勞工的薪資貼近最低工資,讓「邊際勞工」的人數進一步擴增。
勞團指出,依據過去會中勞資協商的基本共識、「CPI 年增率全數反映、經濟成長率勞資共享」的原則,以主計總處預估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2.21%、經濟成長年增率(GDP)預測值4.45%計算,明年最低工資調幅應達4.435%,使得月薪漲至2萬9858元、時薪198元。
但若考量關稅因素,勞團認為至少也得「調漲4%」,以此計算,明年最低工資月薪可達2萬9734元、增加1144元;時薪若小數點後四捨五入,仍是漲至198元。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統計,113年全年受僱員工全年每人每月總薪資平均為6萬984元,年增4.39%;若排除加班費、年終獎金等非固定薪資,113年全年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4萬6450元、年增2.77%;經常性薪資中位數為3萬7274元,年增3.29%。
勞團直言,因為高科技業蓬勃發展,從業員愈來愈多,國內勞工高低薪落差愈來愈大,近7成勞工的經常性薪資低於平均值,加上2023年台灣排名全球長工時第6,凸顯許多勞工得靠加班提高薪資的現實,在在都證明台灣仍是「低薪國家」。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表示,畢竟訂定最低工資主要目的,就是要照顧到「邊際勞工」,例如時薪的提高,有助二度就業婦女、中高齡勞工與學生打工族,改善其經濟狀況;雖然一般上班族很難因此跟進調高薪資,不過在「比價效應」、「外溢效果」帶動下,仍能推升社會新鮮人起薪水準,緩步改善青年低薪化問題。
相關新聞請見
最低工資攻防2》美國關稅攪局? 勞團:不會慘過covid、勿無限上綱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