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聯準會變相QE大買1.31兆美債 黃金等3類資產成最大贏家

2025/05/20 08:20

聯準會變相QE大買1.31兆美債,黃金等3資產成最大贏家(彭博)聯準會變相QE大買1.31兆美債,黃金等3資產成最大贏家(彭博)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聯準會變相量化寛鬆,近日悄無聲息地買進了436億美元(約新台幣1.31兆元)的美國公債,分析稱,聯準會的靜悄悄動作,可能預示著市場的大動作即將來臨,而黃金、比特幣以及拉丁美洲市場雖然已有不錯漲幅,但聯準會悄悄回歸QE的訊號意味著,這些漲勢仍可能進一步加速。

華爾街見聞報導,聯準會近日完成了1項「隱密操作」,悄無聲息地買了43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光是5月8日1天,就購買了88億美元(約新台幣2657.6億元)的30年長期美債,另有348億美元(約新台幣1.05兆元)則是在上週稍早買入。

有分析師給了較為謹慎的解讀,聯準會並未正式稱這是QE,他們只是將到期債券的本金再投資,以避免資產負債表迅速縮小。

但是,買債就是買債,如此悄悄地回歸量化寬鬆,並不是聯準會的常規操作,買入的美債規模並不算小,聯準會的操作,就是1種「隱形寬鬆」。

一些交易員已經注意到了,並認為聯準會的靜悄悄動作,可能預示著市場的大動作即將來臨,而黃金、比特幣以及拉丁美洲市場將是最大受益者。

黃金只相信數字

報導指出,高盛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強勁,買了64噸黃金,中國再次成為最大買家,3月購買量達30噸。今年迄今全球央行需求月均達94噸,遠超過先前80噸的預測。

分析指出,全球央行的操作傳遞出的訊號是,持有那些美債,現在越來越像是在1間失火的賭場裡玩輪盤賭,而不是1種穩健的投資。全球央行都在這樣做。美國自己也進口了1大批黃金。各國正為全球貨幣格局的下1輪劇烈變動做準備。黃金自2024年初以來大幅上漲,因為黃金只相信數字。

比特幣已回應

有分析師這樣形容:比特幣是因為加密投資人對央行不信任;而黃金則因為各國央行彼此不信任。

比特幣是那個「體面投資者假裝不去的後巷資產」。比特幣上漲的原因包括:對央行及其法幣的懷疑;1年前經歷減半、進入典型的4年牛市週期上行階段;川普政府對加密貨幣態度發生了明顯轉變;機構和散戶資金流入比特幣ETF,進一步鞏固了比特幣作為主流金融資產的地位。

分析指出,如果聯準會繼續「偷偷」按下QE按鈕,比特幣或許將成為投資界的「深夜便利商店墨西哥捲餅」,波動劇烈,但令人滿足。

有利新興市場

聯準會的最新動作,對部分新興市場資產也可能受益,那些資源豐富、藏有實體資產的國家,如拉丁美洲等經濟體,今年以來,iShares MSCI巴西ETF(EWZ)和iShares拉丁美洲40 ETF(ILF)已分別上漲約24%。分析指出,這凸顯策略性配置,旨在從美元走弱與商品價格上漲中受益。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