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指出,中國正尋求將貿易戰擴大到涵蓋旅遊、法律、諮詢和金融服務領域,一旦中國出手,將對美國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彭博)
高佳菁/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隨著美國關稅報復不斷升級,中國已將川普的報復視為笑話,不僅無視這些措施,北京也推出一系列非關稅限制措施來反制這場報復遊戲,外媒指出,中國正尋求將貿易戰擴大到涵蓋旅遊、法律、諮詢和金融服務領域,專家表示,由於在此領域美國對中國一直保持著巨額順差,一旦中國出手,將對美國企業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
CNBC報導,近幾週,川普與北京採取了幾輪針鋒相對的措施後,已將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的關稅提高了高達245%。中國上週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了高達125%的額外關稅,並將其稱為毫無意義的數字遊戲。
雖然川普政府主要致力於推動關稅計劃,但北京推出了一系列非關稅限制措施,包括擴大稀土礦出口管制,並對製藥巨頭杜邦和IT巨頭Google等美國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
最新舉措是針對美國最大的出口商波音公司,命令中國航空公司不再接收任何波音飛機,並要求航空公司停止向美國公司購買任何飛機相關設備和零件。
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副總裁溫迪·卡特勒表示,北京明確向華盛頓發出信號,表明雙方可以參與這場報復遊戲,而且北京有很多手段可以運用,這些手段都會給美國公司帶來不同程度的痛苦。
卡特勒指出,由於高額關稅和其他限制措施,兩國經濟脫鉤的進程正在全面展開。
有些人認為,中國正尋求將貿易戰擴大到涵蓋旅遊、法律、諮詢和金融等服務貿易領域,多年來,美國對中國在這些領域一直保持著巨額順差。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旗下的1個社群媒體帳號暗示,北京可能會對美國法律顧問公司實施限制,並考慮對美國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進行調查,以了解它們從智慧財產權中獲得的巨額「壟斷利益」。
野村證券估計,過去20年,中國對美國服務的進口額激增10倍以上,到2024年將達到550億美元(約新台幣1.78兆),推動美國對中國服務貿易順差去年達到320億美元(約新台幣1.04兆)。
上週,中國表示將減少美國電影的進口,並警告中國公民不要前往美國旅遊或學習,這表明北京有意對美國娛樂、旅遊和教育產業施加壓力。
野村證券估計,如果北京大幅加強赴美的限制,可能會有240億美元(約新台幣7800億元)面臨風險。
分析人士普遍預計,北京將繼續部署其非關稅政策工具,以便在與川普政府進行任何潛在談判之前提高其籌碼。
風險諮詢公司Teneo的董事總經理加布里埃爾·維爾道表示,從中國政府的角度來看,美國公司在華的業務是美國方面剩下的最大打擊目標。
維爾道補充說,隨著北京推動包括制裁、監管騷擾和出口管制在內的非關稅措施,蘋果、特斯拉、製藥和醫療器材公司等企業可能成為目標。
儘管達成協議可能使雙方取消部分報復措施,但兩國領導人近期舉行會談的希望正在迅速消退。
中國官員多次譴責川普實施的“單邊關稅”是“欺凌行為”,並誓言“戰鬥到底”。儘管如此,北京仍為談判敞開大門,但雙方必須「平等」談判。
週二,白宮新聞秘書卡洛琳·萊維特表示,川普願意與中國達成協議,但北京需要採取第一步行動。
法國外貿銀行經濟學家許建偉表示,最終,只有當1個國家遭受到足夠的自我傷害時,它才會考慮軟化立場,真正重返談判桌。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