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今(2025)年稍後將把位於愛爾蘭代工廠Fab34的3奈米晶片大量生產轉移到歐洲本土。(路透)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特爾今(2025)年稍後將把位於愛爾蘭代工廠Fab34的3奈米晶片大量生產轉移到歐洲本土,為公司再造之路打響第一砲。
歐洲半導體供應鏈的問題之一是缺乏領先的製程技術。作為英特爾代工服務的一部分,3奈米製程的可用性可能成為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重塑關鍵能力。
Intel 3(奈米) 是該公司的第二個極紫外光曝光機(EUV)製程,與 Intel 4相比,每瓦效能提高了18%。該公司在年度報告中表示,該製程提供給代工客戶,並於2024年在俄勒岡州進行大批量生產,2025年大批量生產將轉移到愛爾蘭的萊克斯利普( Leixlip)。這是第一代EUV製程量產後首次確認3nm生產。Xeon 6可擴展伺服器處理器產品即基於此技術建構。
英特爾一直在尋找投資者來為擴張計劃提供資金,並在去年將工廠的舊一半出售給了股權基金阿波羅 (Apollo)。
英特爾4、3和18A正在向代工客戶提供,以及成熟的7奈米和16奈米製程。該公司還正與台灣的聯電12奈米合作代工製程。
英特爾表示: 「我們預計將於2025年開始大批量生產 Panther Lake、我們的新客戶產品系列以及首款基於英特爾 18A的處理器。」這將在亞利桑那州建造。
公司表示:「英特爾14A是我們向外部客戶提供的第三種先進製程技術,目前正在積極開發中,其每瓦性能和密度擴展技術均比英特爾18A有所改進,預計將於2026年實現。」
然而,英特爾計劃在德國馬德堡建立的工廠,以及計劃在波蘭建立的組裝廠目前仍被擱置。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