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台積電成功秘訣有3特質 張忠謀奠定基調

2024/05/25 07:33

台灣晶片業「教父」張忠謀是全面的領導者,擁有遠見策略、建構系統和流程方面的豐富知識,也是強大的公司文化倡導者。(彭博)

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灣是全球科技業供應鏈的重要中心,生產世界約70%的半導體,以及90%以上的最高階半導體,護國神山台積電在兩岸緊張關係下仍積極成長,前景仍相當看好。台積電在晶圓代工和先進封裝方面獨樹一格,台灣晶片的非凡成功歸功於極其高效的製造能力。觀察家表示,台積電成功秘訣可歸結為3個特質:遠見、奉獻精神和才華(foresight 、dedication、talent)。

1970年代,台灣政府對半導體產業進行戰略投資,以抓住晶片需求激增的機會。在全球招募具有尖端技術知識的頂尖工程師,以引領晶片製造的進步。當時台灣政府聘請一位偉大、有遠見者張忠謀,他今天被稱為台灣晶片行業的「教父」。張忠謀於1987年創立了台積電,開創台灣純晶圓代工業務模式。

中央社報導,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教授李瑞華表示,張忠謀是全面的領導者,擁有遠見策略、建構系統和流程方面的豐富知識,也是強大的公司文化的倡導者。他稱:張忠謀為公司設定非常高的願望和標準,以優質的價格和優質的價格提供廉價的製造服務,這為公司的發展奠定了基調,即使在今天也是如此。

財經評論員Danny Ruan說:「當時半導體這個行業的規模、發展前景似乎是無限的。任何已經在美國半導體行業立足的人,尤其是中國人,都不會想到去台灣創辦一家新的半導體公司」。在這樣的背景下,張忠謀決定回台灣的決定,展現他的個性特徵,見證他是一位有遠見,且具有開創性想法的人。

當前台積電總裁魏哲家正面臨艱鉅的任務,即如何在韓美科技巨頭三星和英特爾等競爭下將爭取更大的市占,隨著台灣的晶片實力對全球經濟變得越來越重要,它面臨的風險水準也越來越高。

另外,除了美國和中國爭奪半導體更大控制權,台灣越來越發現自己捲入這兩個超級大國的權力鬥爭,並有可能成為兩國地緣政治競爭中的棋子。

近年來,隨著各國對台海軍事衝突的擔憂日益加深,台積電的生存問題引發了廣泛討論。台積電最近的海外擴張也引發人們對該公司是否會將其核心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的擔憂。

儘管一些觀察人士表示,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加劇可能會加速台積電的全球擴張計劃,但台積電的高層否認此類猜測,並承諾將至少80%至90%的生產保留在台灣,並維持其研發基地。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