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電動汽車製造成本高 德國車企減產近2成

2023/07/19 16:38

圖為一輛福斯ID系列電動車。(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近期電動車市場不管是美系汽車製造商,以及中國汽車製造商,或者東南亞的印度和越南車廠,都有海外設廠的計畫,但在汽車業佔有一席之地的德國車廠卻是相對安靜。根據《泰唔士報》報導,因為面對中國競爭對手,以及電動汽車需求下降,德國3大汽車製造商已將歐洲產量減少,預估較疫情前削減了5分之1。

根據分析服務公司MarkLines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5月期間,包括福斯、BMW和 Mercedes-Benz這3家公司在歐洲工廠的汽車生產量,相較2019年同期減少了50萬輛;這相當於下降了近20%。

尤其是福斯,似乎正在遭受苦難。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福斯在歐洲所生產的9萬3000輛新款電動車ID系列,只賣出了7萬3000輛。福斯表示,由於「客戶強烈不願意」,決定削減了電動汽車的產量,但傳統燃油車生產不受影響。

報導中指出,最初因疫情因素導致訂單積壓,福斯、BMW和 Mercedes-Benz能夠安然度過疫情的影響,但疫情結束,這3家車廠面臨棘手的問題,包括中歐腹地能源和勞動力成本上升,以及軟體故障、擺脫燃油機等,復甦似乎已經失去動力。

德國汽車經銷商中央協會副主席Thomas Peckruhn表示,電動汽車的新訂單比一年前下降了30%至50%。

此外,包括吉利和蔚來在內的中國汽車製造商,在德國持續上升的銷售量,也威脅到德國汽車製造商在本土的主導地位。今年上半年,被上海汽車集團收購的MG,以及和Polestar為首的這兩家公司的合計銷量,約佔德國電動汽車銷量的7%,但這一比例也正在迅速上升。

旗下擁有標致、雪鐵龍和飛雅特等品牌的Stellantis集團執行長Carlos Tavares表示,歐洲製造的電動汽車,通常成本較中國高40%。Carlos Tavares指出,如果我們的製造成本太高,我們就沒有足夠的好主意。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