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彭博:台積電登歐計畫 推向全球新維度

2023/05/09 14:28

彭博分析指出,加入歐洲晶片合作不僅讓台積電成為真正的全球性企業,更將擴張計劃推向全球新維度。(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台積電在進入美國投資後,越來越有可能在歐洲建廠,以此滿足半導體業需求和政治壓力。彭博專欄作家Tim Culpan分析指出,加入歐洲晶片合作不僅讓台積電成為真正的全球性企業,更將擴張計劃推向全球新維度(New Global Dimension)。

據彭博報導,台積電可能與恩智浦半導體、博世和英飛凌科技建立合資企業,包括國家補貼預算至少70億歐元(台幣2362億元),但據推測接近110億歐元(台幣3711億元)。如果這筆交易繼續進行,台積電可能會在台灣以外的新工廠投入超過500億美元(台幣1.53兆元),台灣目前擁有95%以上的產能。

這種風險促使台積電在全球每個地方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即一種既能滿足當地需求,又不會忽視自身保持晶片技術和製造領域全球領先地位的商業模式。歐洲與美國市場不同,最終可能使台積電的多元投資舉措合理化。

在半導體戰略方面,美歐兩個地區有一些共同點。雙方都希望重新點燃他們過去在晶片實力的損失。大西洋兩岸的政府都願意花費數百億美元來吸引全球最大和最強大的參與者。在每種情況下,地方當局都提供稅收減免和廉價土地等激勵措施。

歐美兩地投資 各有戰略與技術佈局意義

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的一個關鍵目的,是幫助美國在曾經是全球領先者後追趕上領先的半導體技術。然而在歐洲,目標是確保持續向汽車工業供應關鍵零組件,汽車工業是歐洲地區許多國家的經濟和政治重要部門。Covid-19大流行造成的嚴重短缺凸顯了晶片對汽車製造商的重要性。

台積電做美國做出400億美元的承諾,投資原因包括蘋果和輝達等主要客戶製造商希望從台積電美國新工廠購買產品。他們的晶片主要是邏輯處理器,應用產品從iPhone到人工智慧服務器等設備的組件。

歐洲則不同,台積電在那裡的戰略更有意義。儘管台積電12年前推出了28奈米技術,但預計它將成為晶片製造商歐洲戰略的核心。2013年,28奈米用於製造Apple iPhone 5s的A7晶片,如今它通常用於製造傳感器、微控制器和射頻發射器,應用於汽車包括檢測交通、控制後視鏡和監控電池電量的半導體。正如行業觀察家保羅·麥克萊倫(Paul McLellan)寫道:「舊台積電晶圓廠不會消亡,它們會變成專業技術晶圓廠」。

蘋果、輝達、超微半導體每年都渴望轉向新的製造技術,讓他們自己的產品更強大,這是邏輯處理器的一個關鍵賣點。另一方面,恩智浦半導體、博世和英飛凌科等汽車晶片設計商致力於更長的產品週期,這需要在更複雜的系統中進行詳細的安全檢查。汽車中的電子元件比智慧手機還多,汽車業升級汽車的速度也較慢,在此情況下,更新不一定總是更好更迫切。

電動汽車以及在汽車中繼續部署傳感器和電子設備是一種長期趨勢,這證明了台積電押注歐洲是有道理的,也讓當地合作夥伴和政府承擔大部分賭注,使得台積電難以抗拒投資。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