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普發現金是超徵最佳解方?學者:未來應制度化

2023/01/09 17:34

針對稅收超徵因應對策,金融研訓院今舉行研討會。(記者吳欣恬攝)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全國稅收去年超徵4500億元,政院拍板年後每人普發6000元。學者建議,政府未來應針對超徵進行完整的制度性規劃,避免流於民粹式的漫天喊價。

金融研訓院與台灣公共議題研究協會、台灣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台灣經濟學會,今共同舉行「共享經濟成果!還稅於民是最好解方嗎?」研討會。

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指出,長期來看應注重政策背後的效益分析。他表示,國內有各式研究機構和學者,如果能把政策擬定和知識基礎連結在一起,造成失誤和資源浪費的情況就會比較少,他認為成熟的民主應該要朝此發展。

他提到,以經濟學的邏輯,應思考的是錢用在什麼地方投報率最高,直接發掉通常不是資金運用最好的方式。

邱俊榮表示,政府接下來應作制度性的規劃,面對未來再遇到超徵、短徵時所搭配的作為等,讓大家知道政府有一套既定行政程序,減少不必要的爭議,可能是較好的方式。也可避免未來遇到再發生民粹式、喊價式的反應,畢竟這對財政運作不是很健康的事。

政大創新國際學院副院長連賢明提醒,政府過去未曾直接發放現金,行政流程須謹慎,他也建議政府採用創意將資源導向弱勢,例如設定平台鼓勵捐給社福團體,政府另外加碼等;他也建議加碼特定家戶,像是0-6歲小孩加碼 25%、或加碼計程車營業人等特定行業。

前財政部長、台北大學財政學系教授蘇建榮則認為,超徵歲收在扣除強債務還本後,應做當年度歲計賸餘,留供未來融通赤字預算財源,減少舉債融通壓力。

他提到,稅收成長是全民共同努力使經濟成長帶動稅源增加的結果,但這過程中,有些部門或弱勢的中低所得者並未因此獲益,政府須針對這些對象,以多餘的稅收所產生的歲計賸餘為財源,編列預算給予補助,讓經濟成長果實得以真正下滲至這些部門或族群。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