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LTN經濟通》紫光仆街 智路能扛中國半導體?

2022/02/09 07:46

紫光集團等7家企業債務重整,由來自北京的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接手。圖為2020年世界半導體大會紫光展區。(法新社)

智路建廣 600億人民幣接下紫光爛攤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半導體國家隊紫光集團等7家企業債務重整,由來自北京的戰略投資人「智路建廣」聯合體接手。這間公司鮮為人知,竟然能打敗阿里巴巴,且透過股權融資、募資,以約600億人民幣最高現金出價。智路建廣的財力驚人,近來在半導體廣泛佈局,引發市場熱議,難道是中國打造的新半導體航空母艦?

清華紫光集團曾是中國半導體新星,更曾一肩扛起「中國製造2025」政策目標。但好景不常,在過度舉債擴張後,自2020年底以來,紫光多次出現資金流動性問題,債務違約頻傳。即使積極尋找債務解決方案,財務仍持續惡化,2021年7月上旬再遭債權人聲請破產重整。

2021年7月16日,法院受理紫光重整案,後指定紫光集團管理人擔任破產管理人,接管破產企業的財物,並分債權、債務進行清理。期間,市場傳出有7家中國國營、私人企業欲出手收購紫光股權,其中,最被看好的阿里巴巴和浙江國資聯合體,據報出價超過500億人民幣。

然而,最終由智路建廣雀屏中選,阿里巴巴出局。但紫光董事長趙偉國公然反對,舉報此案為侵吞國有資產,要求更換管理人。趙還提議,將集團資產公開競價出售,加上自有資金後,一次全額清償債權人本息。但破產管理人駁斥這是干擾重整,外界更視此舉是趙不願「淨身出戶」的最後掙扎。

直到2022年1月17日,紫光公告收到法院裁定書,趙偉國抗議無效,紫光確定由智路建廣聯合體接手。紫光旗下長江存儲則由聯合體成員之一的湖北科投(由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實際控制)出資51億人民幣收購。

智路和建廣被形容是中國本土科技的「航母群」,近年來透過收購、管理營運等,佈局半導體全產業鏈。(截自智路資本官網)

智路股東為私募基金 出資者神秘

人們好奇,智路建廣到底是間什麼樣的公司,為何之前很少聽過?其實近來多起重大併購案,讓智路資本(Wise Road Capital)和北京建廣資產管理公司(JAC Capital)浮上檯面,已然成為支撐中國半導體野心的2大重要引擎。

智路建廣由多家中國公私營公司,以私募基金的方式成立。資金來自各股東籌措的資金,主要透過併購公司獲利。由於難以得知私募基金的來源,因此對外界而言,公司始終帶有神秘感。

智路建廣被形容是中國本土科技的「航母群」,近年來透過收購、管理營運等,佈局半導體全產業鏈,投資額超過千億人民幣。而這個航母群的「補給艦」是中關村融信金融資訊化產業聯盟(FITA)。智路和建廣皆隸屬FITA,該聯盟成立於2016年的NPO,23個成員包括多家中國科技公司、銀行和投資機構。

中關村融信金融資訊化產業聯盟(FITA)扮要角

7年來,智路資本持續鎖定歐洲和亞洲半導體領域公司進行併購,無論是IC設計、晶圓代工、切割、封測來者不拒。也讓智路贏得被「半導體大廠收割機」、「半導體併購狂人」等稱號,而智路投資的併購案也多可看到建廣的影子。

市場首次注意到智路資本,是在2017年。當年智路與建廣聯手斥27.5億美元,收購恩智浦(NXP)標準產品業務,改名安世半導體,後來又將股權賣給聞泰科技。這筆交易被中國官媒新華社盛讚,創造了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還為投資人帶來高報酬。後來,智路也收購西門子旗下Huba Control、新加坡封測廠UTAC,並與奧地利AMS合資設立感測器公司。

智路多方併購 引起半導體業注目

2021年安世半導體收購英國最大晶片廠Newport Wafer Fab(NWF),另一頭,智路還打算收購美格納半導體,震驚南韓市場,最終在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介入下破局。同年,智路陸續收購半導體載具供應商ePAK、以及日月光位於中國的4座工廠。

儘管有這麼多的重大收購案,但人們對智路的結構和資金來源仍所知甚少。這間公司註冊資本僅1億人民幣,在官網上,智路描述自己是一家以半導體、行動科技、汽車、機器人、智慧製造及物聯網為目標的全球私募基金。

美國也智路提高警覺,日前以國安為由,否決美格納半導體併購案。(路透)

智路併購大量資金 難與中國政府切割

由於智路在收割外企後,經常會把位於境外的研發或生產中心移至中國,中國地方政府也都熱切地夾道歡迎。例如在收購新加坡UTAC不到1個月後,智路隨即與煙台市達成協議,在當地設立工廠。

這難免讓人懷疑,此舉根本是中國為獲取外國技術想出來的做法。加上1間公司得以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資金,背後若無政府資金支持,恐怕很難做到。美國也對此提高警覺,才會在日前以國安為由,否決美格納併購案。

十分諷刺的是,紫光本身就是因為擴張速度過快,終致債務累累的不堪下場。然而,智路建廣也是一路擴張,命運卻和紫光大不同。產業人士指出,紫光走的是水平併購,且在每個領域都下重本,反觀智路建廣看重的是上下游產業鏈投資控股和投後管理,佈局更深遠。

智路著力上下游整合 專注核心技術

市場也傳出,一直到最後,紫光都還在阿里巴巴和智路之間抉擇,但由於紫光虧損、負債多,債權人更看重投後管理和產業的營運能力。例如,在收購安世半導體後,營收、獲利雙雙成長,賣給聞泰科技後也幫助聞泰轉型。

此外,智路專注於半導體核心技術,旗下有半導體上下游供應鏈,也可能是智路勝出的原因。分析師也指出,智路建廣也被認為比紫光早前的投資人擁有更好的政商關係,且在幫助中國收購海外半導體事業方面有成功經驗。這些都可能有助於說服債權人,繼續給予紫光財務支持。

不過,智路建廣接下紫光後,首先要面對的是龐大的債務。截至2021年11月,共確認債權約1426億人民幣,如何擺脫危機將會是一大考驗。根據日經報導,新投資團隊進駐後,首先將重整中國第2大手機晶片設計商紫光展銳的資源,目的是增加競爭力,以獲取更多5G市佔,傳出原本兩大記憶體晶片設廠計畫已喊卡,前日本爾必達社長坂本幸雄也已離職。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