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融時報:兩岸工業共同繁榮時代已過 台商去年獲利跌至9年最低

2021/01/11 15:10

在1980年代末西進中國的台廠獲得巨大回報後,隨著中國製造成本上升和美中貿易戰開打,台灣也正迎來台廠回流潮,且據CRIF中華徵信所調查,台廠在中國的利益正明顯下降,去年中國前1000大台資企業的稅前淨利潤,約大減超過1/5,跌至9年來最低,其中營收增長者不到一半。(美聯社)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在1980年代末西進中國的台廠獲得巨大回報後,隨著中國製造成本上升和美中貿易戰開打,台灣也正迎來台廠回流潮,據CRIF中華徵信所調查,台廠在中國的利益正明顯下降,去年中國前1000大台資企業的稅前淨利潤,約大減超過1/5,跌至9年來最低,其中營收增長者不到一半,CRIF中華徵信所更指出,「(台海)兩岸工業共同繁榮的時代,已經過去」。

《金融時報》今(11)報導,約在30年前西進中國的台廠已賺取鉅額獲利,台灣鴻海於1988年,在中國建立其首家工廠,該公司營收在1991年其股票在台上市後的10年中,約增長65倍至約新台幣978億元,去年全年營收更超過新台幣5.3兆元。

台廠高管透露,若公司希望擴大生產,同時削減成本以擴大市佔率,那麼自然就會選擇中國製造。1家台灣電子公司財務長表示,中國製造是過去30年台廠一直在做的事,也是台廠現在最擅長的事。

但當前台廠在中國的利潤卻明顯下降,CRIF中華徵信所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前1000大台資企業的稅前淨利潤,約大減超過1/5,跌至9年來最低,其中營收增長者不到一半。CRIF中華徵信所總編輯劉任表示,台灣獨資企業在中國的營運,已出現結構性崩潰,更稱「兩岸工業共同繁榮的時代,已經結束」。

且自台灣和中國於2010年簽訂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台灣對中國的年投資額也一直在下降。另自2017年以來,台灣公司從中國匯出的金額,也超過匯往中國數字。

台北的投資銀行業者CY Huang也指出,由於台灣和中國語言相通,且中國製造成本很低,導致台廠「忘記自我轉型,做高附加值的產品,建立自己的品牌,但現在變革的關鍵時刻已經來到」。

報導稱,在美中貿易戰仍持續、美國希望脫離中國供應鏈,以及中國勞動成本上升、補貼下降的趨勢下,加上中國知識產權竊取、政治日益專制等問題,讓台灣多數電子代工大廠現在都在將其部分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印度和台灣,此外,台灣西進中國的紡織、製鞋、家具、汽車零件和機床等中小企業,也感受到相同的壓力。

如台灣汽車零組件製造商和特斯拉(Tesla)供應商和大工業,雖然自1999年以來就一直專注於在中國生產,但該公司已正在台灣嘉義建設新廠,預計從明年起服務中國以外的市場。在中國發展20多年的台灣華美光學,其在台灣的新工廠也已於今年初開業,其約創造180個工作崗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