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中國「十四五」要實現經濟獨立?CNN:說比做還容易

2020/10/31 14:04

中國「十四五」計畫欲推動國內經濟及科技領域自立自強,但《CNN》指出,中國要達到這項目標,恐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路透)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希望透過推進國內科技領域、邁向自給自足,減少對美國依賴並與之抗衡,但《CNN》指出,中國要達到這項目標,恐怕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最新的5年計畫中,北京本週概述了讓經濟更加獨立的目標,所謂的「十四五」即是第14個5年計畫(2021至2025年)。根據中方週四的聲明,北京將以國內的市場及消費作為戰略重點,藉此對抗美國限制其獲取關鍵技術的企圖心。

中國中央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韓文秀在週五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經濟全球化正面臨逆風,保護主義在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背景下抬頭,削弱了國際經貿合作。中國科學技術部部長王志剛也指出,技術上的自給自足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柱,不能只從他國獲取關鍵技術。

《CNN》指出,中國欲實現經濟自給自足的野心已不是新聞,過去已有多個5年計畫強調此一目標,「中國製造2025」的10年計畫更是展現中國欲將製造業推向先進技術領域的野心,但《CNN》認為,中國要真的做到經濟獨立,「說比做還容易」。

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資深中國經濟學家Julian Evans-Pritchard在近日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欲在特定領域自給自足的努力無法保證成功,許多不可預見的事件都恐破壞這項計畫,如去年非洲豬瘟爆發重創該國豬肉產業,削減了中國3分之1的豬隻數量,迫使中國不得進口大量豬肉因應國內短缺。

對先進技術行業而言,要擺脫外國並實現獨立則變得更難,中國在打造下一代技術所需的晶片上非常仰賴外國,光去年就進口了價值逾3000億美元的晶片,遠遠超過進口640億美元的石油。

雖然「中國製造2025」旨在幫助中國減少對外國晶片的依賴,目標是到2020年將達到40%晶片國內生產,並在2025年將該比率擴大至70%,但就目前看來,中國離這樣的目標還很遙遠,根據IC Insight今年稍早發佈的估計,中國去年僅不到16%的晶片是國內生產。

摩根大通全球市場策略師Chaoping Zhu指出,鑑於美中在半導體市場的巨大差距,中國將不得不進行長期的巨額投資來追趕,但他也懷疑中國是否具有在不同領域實現自給自足的能耐,尤其是在晶片方面。

但就另一方面來說,為了實現經濟獨立,中國可能已別無選擇,隨著美中衝突升溫,華為、中芯國際等中國科企都被視為美國的眼中釘。Zhu指出,對中國而言,美方不斷擴大的限制已成威脅,中國不得不發展出國內自產能力並減少對外國技術的依賴,這點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