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社長戴正吳。(記者陳柔蓁攝)
〔記者陳柔蓁/台北報導〕夏普社長戴正吳今日表示,他當初進夏普重整,到現在成功轉盈,鴻海當初注資的現金 他到現在一毛沒用,這反映夏普其實有能力救自己,是經營方式的問題;台灣現在也是一樣,「至於是誰能救,我就不再說了。」
美中貿易戰對夏普衝擊、鴻海接班等議題,讓戴正吳再度成為焦點,他今以夏普會長暨社長身分,在台灣舉行媒體懇談會,論述夏普集團的簡介及未來展望,以及他對母公司鴻海集團的看法。
戴正吳說,郭董選總統,他又被拉回來當鴻海董事:「但我答應日本社會當會長到2021年,日本人太愛我了,不讓我退休,我不離開夏普,接下來繼續找日本人當社長。」
戴正吳說,當時INCJ也有意競爭夏普,當時的條件是銀行要打掉2000億日圓負債,戴正吳選擇還錢,但到現在鴻海注資的現金他都沒有用:「這反映夏普其實有能力救自己,是經營方式的問題;台灣現在也是一樣,至於是誰能救,我就不再說了。」
戴正吳說,那時夏普欠銀行1兆多,鴻海財務主管跟我開玩笑:「這次一去,就算每年賺7、800億元,你要做到85歲才還完。」剛開始還住在已是危樓的宿舍裡,以質量技術產品、人事與財務結構調整多方並行,讓夏普股票重返東證一部,到現在,即使夏普營運已上軌道,他仍在夏普坐鎮:「我這一年半都在國外,2018年在台灣沒60天,之後在鴻海董事可能在台灣時間多一點。」
戴正吳認為,台灣公司將本求利,因沒有政府支持、補貼:「台灣政府沒辦法支持,因民主國家,很重視不圖利特定人,但也培養台灣中小企業健康的體質。台商無論在中國、東南亞,都兢兢業業的,這是中小企業值得尊敬的地方。」
對於美中貿易戰,夏普銷售額被影響的比例僅3.8%,因生產基地散布東協,未來可能降至1.4%:「夏普在東南亞有30~50年的生產、運作、培育人才經驗,工廠也折舊完了,很有競爭力。」那1.4%是因為有些客戶減少下單導致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