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花8年併購MAG 友嘉集團為的是這個

2018/05/14 14:59

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低調的他,少見的在集團總部接受記者拍照。(記者陳炳宏攝)

〔記者陳炳宏/台北報導〕2007年年營收12億美金,德國MAG集團金屬切削工具機營業額,當時全球排名第3大,僅次於德國DMG集團與日本Mazak,但如果單以汽車動力總成(含引擎、變速箱)來看,MAG集團當時是全球第1大,加上集團內有3家逾百年老廠,這樣的背景,引起友嘉集團總裁朱志洋的興趣,但購併案卻一波三折,沒想到最後竟花了8年,才完成這個歷史購併。

購併兩岸、韓國沒有的百年工具機大廠,友嘉朱志洋就是要打造出台灣工具機王國。(記者陳炳宏攝)

一生為台灣發展打拼,即使獲頒數個榮譽博士,朱志洋每天仍繞著地球跑,勤奮為台灣未來打拼。(記者陳炳宏攝)

朱志洋說,一開始接觸時,雙方協議先在美國與MAG子公司法道(Fadal Machining Center)合資成立藍科技(Blue Tech)公司,從友嘉中國杭州蕭山廠製作工具機,掛上MAG美國品牌「Fadal」,當時Fadal與美國「哈斯自動化(Haas Automation)」是市場上兩大工具機巨擘,估計Fadal每年銷售量可達3千部,合作5年後每年銷量應可達6千部,搶下美國市佔率第1的寶座。

朱志洋併購MAG集團後,友嘉集團工具機,有能力將1687公斤鋁合金塊,切削成僅56公斤的機翼肋骨,並保持在頭髮56直徑1/20的精度,才足以抵抗空中亂流。(記者陳炳宏攝)

儘管當時友嘉資金不足以收購MAG,但朱志洋仍先表明收購意願,提出第一階段雙方各出資3千萬美元,合資創設藍科技公司,第二階段再收購MAG品牌,但當時MAG集團認為朱志洋是想藉合資之名,行挖MAG技術與業務主管之實,因此僅先允諾合資計畫。

但原本講好的合資計畫,後來又生變,朱志洋說,原本講好藍科技,雙方各出一半資金,沒想到Fadal反悔,認為友嘉應該出全資,原本一方負責生產、一方負責美國市場行銷的計畫,也因此而中斷。朱志洋說,後來Fadal走下坡,回過頭來想出高價賣給我,但那時已經沒有市場價值了,評估後也只能婉拒。

不過機會是留給願意等待的人,2008年金融危機後,市場快速衰退,MAG營收每況愈下,從2007年營收12億美元,而在2011年營收僅剩7億多美元,最後於2013年,由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擔任財務顧問,將MAG集團分成美國航太工業、德國汽車工具機、與德國工業工具機3大板塊且分開標售。

朱志洋說,當時競標時,友嘉出價其實排名第4順位,前面還有中國國營的中國機械工業集團、瀋陽工具機、日本小松集團,但中國政府認為,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即使年營收達千億人民幣,在工具機部分卻不到10億人民幣,這樣的能力應該無法管理國際級的工具機大廠MAG,因此駁回併購案,最後2013年友嘉取得優先議價權,並在2013年經過談判後到後,買下德國工業工具機板塊,包括Hüller Hille(惠樂喜樂)等6家公司,但汽車工具機則因MAG出價4億5千萬歐元,友嘉並未下手,而是到了2015年雙方重新議價,9月雙方終於達成議價協議。

為何花了8年就是要買下MAG集團的汽車工具機板塊,朱志洋解釋說,汽車工具機佔工具機整體市場40%,MAG客戶涵括賓士、BMW、福斯汽車、奧迪、法拉利、勞斯萊斯、賓利等頂級汽車廠,能供應這些頂級車廠動力總成(引擎、變速箱)的工具機廠,僅有德國3家公司,其中最大的就是MAG集團。

此外,MAG旗下有3個品牌超過百年歷史,其中Honsberg歷史更是近220年,這是世界最老牌的工具機廠,當時兩岸與韓國,也都沒有百年老廠,在工具機界,老廠有其無可取代的品牌精神與意義,這也是為什麼朱志洋要花8年買下MAG集團所有品牌。

此外MAG客戶還包括法國空中巴士、美國波音等客戶,朱志洋也透露,這些客戶其實購併前都已經拜訪過,得到客戶認同後,才敢放心購併,不然大客戶跑了,只是買到一個不會生蛋的老母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相關新聞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