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仲平
時序即將進入第四季,綜觀全球股市迄今表現(截至9月22日),在疫苗問世後全球經濟展開復甦,迄今全球主要央行持續寬鬆,及新經濟政策刺激下,成熟區域如美國S&P 500指數上漲17.03%,泛歐600 STOXX指數上漲16.08%,表現優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下跌-2.20%。台灣加權指數受惠晶片短缺半導體個股升溫,及上半年傳產類股表現帶動下上揚14.89%,年中曾站上18,000歷史高點。
近期全球股市出現回檔,除了美歐股指數頻頻創下歷史新高出現獲利了結賣壓調節外,不外乎兩個主要因素︰其一為市場對Fed何時縮減QE的時程觀望氣氛濃厚;其二則為中國恆大地產事件的影響。
恆大債券非投資等級 金融機構損失有限
對於縮減QE時程,預期Fed將會在11月份的會議中宣布,最快將在今年12月實施,而美國升息的最快時間可能在2022年第四季,待時程確定後預期市場觀望資金可望回流。至於中國恆大事件方面,短期影響也不至於像雷曼事件那般造成全球股市系統性風險,影響層面有限。由於恆大所發行的債券早非投資等級債,不能作為抵押貸款擔保,故金融機構基於信用風險考量基本上持有不會太多,損失有限下,不至於讓市場對金融體制如雷曼兄弟那般失去信心。
① 看好歐美成熟市場股市,建議降低中國及香港地區的持股配置。
中國股市今年表現並不理想,在監管政策趨嚴持續下,不確定性增加,宜降低中國及香港地區持股配置。反觀歐美成熟股市在疫情復甦經濟重回成長軌道,且輔以美國振興經濟政策如大型基建規劃下,可望有所表現。
②美國振興經濟政策將帶動全球產業風向。
拜登新經濟政策包含促進製造業、改善交通系統、擴大寬頻網路和減少碳排放。其中綠色能源項目上投入約4,000億美元,有將近1兆美元投入修建路橋、鐵路、港口、電動汽車充電站、改進電網和其他電力行業設施。
③下半年市場偏好由上半年價值型類股重回成長型類股。
過往數年成長型股票表現遠優於價值股,今年上半年在通膨及升息疑慮下,價值型股票上半年表現較佳。然歷經第三季後市場風向有所改變,截至今年9月22日,S&P 500 Value stock指數上漲12.85%,表現優於S&P 500 Growth stock指數上漲18.64%。在歐美通膨有緩和跡象及升息預期在明年的情況下,成長型股票重獲市場青睞。
④美中對峙造成全球供應鏈的改變持續。
中國崛起已引起全球疑慮,美中對抗不論在國際政治、貿易、經濟及科技上已在所難免。未來全球產業供應鏈可能朝向二元化趨勢,產業也將面臨大規模的重整,是風險也是機會,投資人宜多加留意未來產業發展動向,趨吉避凶。
電動車、新能源及醫療基金 可分批低接
近期全球股市漲多震盪拉回,預期今年第四季在諸多不確定性逐步明朗下,股市可望重回基本面。建議投資人以分批低接且長線投資趨勢明確的產業為思考方向,如未來仍有機會大幅成長,仍在萌芽階段,如各國政府扶植的電動車/AI產業基金、新能源類型及醫療類型基金。(作者為合庫投信合庫AI電動車及車聯網創新/合庫全球新興市場基金經理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