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LTN經濟通》在南海背刺中國 只有這國辦得到

2025/11/19 06:46

過去4年間,越南已在具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興建21座人工島。(示意圖,路透)

越南已在南海建21座人工島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於11月2日報導,在碧綠的南海水域中,一個國家正挑戰北京對全球最重要航道之一的控制。過去4年,越南在一系列偏遠的礁石、暗礁和環礁上建造了高度防禦化的人工島,擴大了其在南沙群島的軍事存在。南沙群島的主權爭議涉及越南、中國,還有台灣、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

衛星影像顯示,過去4年間,越南已在具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興建21座人工島,而相比之下,中國在該區只有7座。截至今年3月,越南在南海建造的人工土地面積超過2200英畝,而中國則略低於4000英畝,數據來自位於華盛頓的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

越南這些人工島擁有多個港口、一條可容納大型軍用飛機的2英里長跑道、充足的彈藥儲存設施以及可部署重型武器的防禦壕溝。報導指出,越南的前哨基地使其能在南沙群島投射軍事力量,這也是對中國在同一島鏈擴建和加固一系列礁石的回應。除中國之外,越南在南海的島嶼軍事化規模遠超其他國家。南海是全球貿易的重要航道,若台海爆發衝突,這裡將是美軍重要的補給路線。

從2021年開始,越南陸續在南海興建人工島,引發國際關注,南海作為全球最繁忙的航運通道之一,任何人工島建設都可能被解讀為對地區權力平衡的挑戰。越南此次大規模工程是否意味著對中國在南海的控制權構成直接挑戰?專家認為,越南的行動更多是主權宣示與資源開發,背後折射出南海地緣政治的複雜與微妙。

2023年,中國正在南海一個有爭議的島嶼上建造機場。(資料照,美聯社)

中國反常低調隱忍

南海諸島由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4大群島組成。歷史上,南海的主權歸屬問題就極其複雜。中國提出的「九段線」覆蓋了大部分南海海域,包括南沙群島和西沙群島,而越南則提出擁有南沙群島的主權,認為這些島礁自古以來屬於越南領土。這片海域成為多國交錯的權益舞台。每一次對島礁的建設、巡航或軍事部署,都可能被對手解讀為挑釁或威脅。

《BBC》今年8月就曾報導,美國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報告指,越南今年以來在南海南沙群島積極進行填海造島,涉及至少8個未曾填海的島礁,規模預計將超越中國,引發國際關注及北京反彈。

CSIS報告顯示,截至今年3月,越南在南沙群島的填海面積已相當於中國此前填海面積的70%。若加上8個新島礁的擴建工程,越南的造島規模可望追平甚至超越中國。外界因此關注,越南此舉的戰略意圖是什麼?與北京關係相對平穩的越南究竟有何考量?這是否將影響南海的區域政治?

華府智庫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亞洲海事透明倡議」(AMTI)副主任Harrison Prétat表示,中國對越南的島嶼建設未公開強硬回應,原因之一是中國與越南關係相對良好,兩國間有黨際聯繫及一定善意,這在中國與其他鄰國間並不常見。近年來,區域內多國聯合對抗中國,形成小型安全合作團體,中國因此重視與越南的友好關係,這對其具戰略價值。

另一原因是阻止越南建島的風險過高,因為越南過去展現出為保衛島嶼及油氣資源不惜一戰的決心,若中國試圖阻止越南是缺乏簡單有效的選項。因此,北京選擇避免公開批評,轉而私下與越南溝通,以免無謂損害關係,試圖低調解決問題。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中國海事研究所主任Christopher Sharman分析,越南的行動正悄然重塑區域平衡,他表示,越南不僅是在守衛島礁,更是在構建前線據點,「這些前哨站過去多為象徵性存在,如今正迅速轉為戰略要地,旨在對抗中國在南海的主導地位。」

一台筆記型電腦上,地圖上標示著南海爭議海域的九段線。(資料照,法新社)

越南南海人工島軍事化程度有限

南海,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運通道之一,也是天然資源豐富的海域。每年有三分之一的全球貿易經由這裡運輸,貨物涵蓋能源、原材料與製成品,總額達數萬億美元。除了經濟價值,南海還蘊藏著大量石油、天然氣與漁業資源,這些資源對沿岸國家的能源安全與糧食供應至關重要。正因如此,南海成為了東亞及全球戰略布局的核心。

越南人工島的建設,被視為擴張海上版圖,挑戰中國航道控制權。除了民生和經濟考量,越南的人工島建設還有明顯的「戰略意圖」,這些島嶼並不直接封鎖中國控制的國際航道,而是在中國可控區域邊緣形成一條「存在線」,向中國和國際社會表明南沙群島並非單一國家掌控。專家指出,越南的做法屬於低烈度威懾,是一種務實的戰略平衡,而非全面挑釁。

越南人工島的地點選擇也極具策略性,例如靠近南沙群島的部分島礁,有利於漁業監測與油氣勘探。隨著人工島的建設完成,越南可以在南沙群島部署監測設施、氣象站,甚至有限的民用基礎設施,使其對周邊海域的控制能力逐步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越南人工島的軍事化程度相對有限。雖然有設施可以支援巡邏與監測,但與中國在南沙群島部分島礁上部署的軍事系統相比,越南的設施更多偏向民用功能,這種策略使越南既能展示存在,又避免與中國發生高烈度軍事衝突,兼顧安全與政治效益。

越南人工島的存在,也影響了整個區域安全局勢。美國、日本、澳洲等航行自由倡導國家持續在南海巡航,確保國際航道暢通。美國國防部甚至多次重申,不允許任何國家以單方面行動控制南海的國際水域。越南的島礁建設雖未直接威脅航道,但增強了該區域國家對中國行動的制衡能力。

越南在南海採取巧妙策略,一邊借助中國默許鞏固據點,另一邊與菲律賓合作累積優勢。(資料照,歐新社)

中國在南海對越及菲 採兩套標準

然而,北京在面對南海問題被認為有「雙重標準」。越南在南海大規模填海造島,甚至快超過中國,但北京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觀,中國經常在南海附近,以水砲攻擊菲律賓漁業與水產資源局的船隻。

美媒《外交政策》指出,很難確切知道是什麼原因導致北京對這些競爭對手採取截然不同的應對措施,但可能有幾個關鍵因素。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可能認為,菲律賓已顯著加強了與美國的聯盟以對抗中國,因此北京在戰略上失去了菲律賓,北京也相應地採取了更多強硬手段。

相較之下,儘管越南和菲律賓都是歷史上的宿敵,但越南對中國的忠誠度卻高於菲律賓。再加上越南與中國一樣,是由共產黨執政的威權國家,政策轉變的不確定性低於民主國家,因此北京對越南領導層相當熟悉且安心。這也強化了越南與中國的雙邊合作。

而越南在南海採取巧妙策略,一邊借助中國默許鞏固據點,另一邊與海權國家合作累積優勢,展示其在區域角力中的老練操作。

今年9月,為了應對中國南海擴張,菲律賓、越南也強化海防合作。菲律賓媒體《Manila Standard》報導,菲律賓與越南兩國海軍高層,於菲律賓海軍總部舉行會晤,以加強雙邊防務關係。報導指出,兩國都與中國有激烈的領土爭端,中國持續聲稱對幾乎整個南海擁有主權,如今,菲、越聯手抗衡中國在南海的強勢擴張,強調將深化防務夥伴關係,並保持定期對話。

越南人工島的建設,被視為擴張海上版圖,挑戰中國航道控制權。(資料照,路透)

在南海地緣政治 突顯自己存在

對越南而言,人工島建設不僅是戰略手段,也承載著國內政治、經濟和民族認同的多重意義。這些島嶼保障漁業作業安全,展示政府維護國家主權的決心,同時為油氣勘探和能源開發提供支援。在南海的長期布局中,人工島是越南維持存在、增加談判籌碼的重要工具。

南海的未來局勢,或許將持續呈現低烈度競爭與有限摩擦的狀態,中國掌握主要航道,而越南及其他國家則在局部島礁加強存在,形成微妙的戰略平衡。南海不再是單一國家主導的水域,而是多國博弈的舞台。對航運、能源及地區安全的影響,也將持續牽動國際社會的注意力。

整體而言,越南在南海建設21座人工島,是一種務實的國家利益表現。它既保護了漁業和能源資源,也鞏固了國家主權,更在南海的地緣政治格局中建立了自己的存在。或許並非對中國航道控制的直接挑戰,但它提醒世界,南海不僅屬於一個國家,未來的博弈將在建設、外交與力量平衡之中繼續展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