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佳菁/核稿編輯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針對內政部昨研擬修法,未來房東若要漲租,須提前6個月告知,且續約租金漲幅不得超過通知當月的房租指數年增率,加拿大約克大學副教授沈榮欽發文稱,很難想像會在2025年的台灣重新見到「古老的租金管制」,並質疑此舉反而會讓房東與建商認為管制太嚴格,並因此減少住屋的供給,或是讓租屋的維修服務會變差,結果將讓房東與房客整體上都受害。
內政部為解決租屋市場爭議,預計月底提出《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修正草案,要求未來房東不得禁止房客申請租金補貼、遷入戶籍等行為,違者將挨罰,且房東若要漲租,須提前6個月告知,續約租金漲幅也不得超過通知當月的房租指數年增率。
沈榮欽在臉書以「內政部復古的租金管制」為題,發文稱很難想像會在 2025 年的台灣重新見到「古老的租金管制」,並指這讓人想起索維爾(Thomas Sowell)在《謬誤與真相》中的評論:世界各地有很多城市實施租金管制,以保護房客的利益。房東與建商幾乎都認為管制過於嚴格,所以減少住屋的供給。
該評論也舉例,埃及於1960年實施租金管制,一位經歷過那個年代的埃及婦女在2006年寫道:最終的結果是,人們不再投資公寓建造,租屋及住屋的供應極其短缺,導致許多埃及人生活在糟糕的環境中,幾個家庭一起住在一套小公寓裡。嚴苛的租金管制所留下的後果仍殘留至今,那種政策錯誤可能影響好幾世代。
雖然房東與建商失去了賺更多錢的機會,但許多租戶失去了找到像樣住所的機會。雙方都受害了,雖然傷害各不相同。埃及並非特例,紐約、香港、斯德哥爾摩、墨爾本、河內,以及全球無數城市在實施租金管制後,都出現住房短缺。
沈榮欽表示,當房租的上限設得比市場供需決定的價格還低時,立即產生的效應是:由於租金變便宜了,更多人想租房子。但是,在沒有增建更多的公寓下,這表示更多人找不到空屋可租。此外,現有的建築破損之前,維修服務都會變差,因為住房短缺意味著,房東不再面臨同樣的競爭壓力,租屋根本供不應求,不必花錢修補房子以吸引租戶。忽視房子維修會使建築物破損得更快。
沈榮欽提到,與此同時,租金管制使新建公寓的投資報酬率較低,導致新建公寓越來越少。在租金管制特別嚴苛的地方,可能根本不會建造新的公寓來取代破舊的公寓。澳洲因實施租金管制法,墨爾本在二戰後的很多年,完全沒有新蓋的公寓。在美國麻州的一些社區,長達二十五年沒有建造新的租屋。直到該州禁止地方實施租金管制法,新屋的建設才恢復。
沈榮欽也說,一些租戶無疑因房租管制法而受益,例如在房租管制法通過時已有公寓可住,也覺得只要能少付房租,即使修繕、維護與其他配套服務(例如暖氣與熱水供應)較差也可以接受的人。
不過久而久之,一些日益惡化的建築將難以住人,覺得這種取捨可接受的房客會減少。在租金管制特別嚴的地方,房客對房東疏於提供足夠的暖氣、熱水、維修的抱怨特別強烈。總之,減少雙方都能接受的條件,往往也減少了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結果房東與房客整體上都受害,只是受害的方式不同。
沈榮欽在文末也特別附記「本書(《謬誤與真相》)為八旗出版,勿忘富察仍被中共監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