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珠/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英國金融市場週三(2日)出現「股匯債」三殺,導火線竟然是財政大臣里夫斯(Rachel Reeves)在議會情緒失控落淚的場面,引發市場對其可能辭職的猜測,同時也對英國財政穩定性產生疑慮,里夫斯流淚的畫面因此被戲稱為「史上最昂貴的眼淚」。
綜合《金融時報》及《CNBC》等外媒報導,英國市場動盪原因來自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週二(1日)戲劇性的轉變,他放棄財長推動限制部分身障人士福利支付的爭議性計劃,施凱爾臨時變卦,讓里夫斯控制政府預算赤字的任務變得更困難。
在政府放棄削減 50 億英鎊身障人士福利的計劃後,施凱爾2日與保守黨領袖巴德諾赫 (Kemi Badenoch) 的激烈交鋒中,最初拒絕表示財長將繼續留任,導致里夫斯被捕捉到擦拭眼淚的畫面。
隨著市場對英國財長里夫斯可能下台的猜測快速蔓延,造成30年期英債殖利率在2日累計飆升19個基點(殖利率與債券價格呈反方向變動),創4月以來最大單日漲幅,拋售程度甚至對美國公債產生連鎖反應。英國股市也走跌,英鎊兌美元則下跌0.9%,兌歐元下跌0.7%。里夫斯流淚的畫面造成股匯市三殺,因而被戲稱為「史上最昂貴的眼淚」。
由於市場動盪蔓延,英國政府忙於平息事態,一位發言人將里夫斯難過的模樣歸咎於個人問題,未作進一步評論。首相施凱爾隨後告訴BBC,他和里夫斯步調一致,並全力支持她。施凱爾還說,「我對我的財政大臣充滿信心」。
這些言論似乎安撫市場,倫敦富時 100 指數週四(3日)早盤英鎊上漲近0.5%,英鎊兌歐元和美元也走高,英國基準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6個基點。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