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菁樺/台北報導〕經濟部將推動RE30電力分艙,但中華民國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24日)出面喊話,認為有變相推升中小企業碳排量、衝擊離岸風電與破壞綠電市場等三大隱憂,盼暫緩推動。台電回應,RE30電力分艙屬於「補充性質」,價格是要引導產業先向民間採購,因此訂價會超過6元,沒有與民爭利問題,且電力分艙也是透過轉供、有綠電憑證,並無漂綠一說。
經濟部長郭智輝上任後推動「電力分艙」,去年底已對外說明,RE30是三成為綠電、七成為灰電,台電持續蒐集完企業意見,目前正在研擬相關條文;媒體報導,台電首波拿出16.6億度銷售,預計六月公告、七月上路,但台電表示,還需要報經濟部同意,確切上路時間未定。
價格部分,過去經濟部對外公告暫定4.88元,但台電指出,電力分艙是「補充性質」,除購電設下門檻,暫定年用電百萬度規模者可購買,一億度以上要另尋採購管道外,價格要高於市場行情才有引導產業「優先」購買民間綠電,每度訂價將達到6.3元,不會有再生能源商業同業公會擔憂的與民爭利問題。
而公會也反對,認為RE30「電力分艙」會引發國際對台灣企業漂綠疑慮,還會提高沒買綠電的中小型企業碳排量。台電也回應,電力分艙是的綠電同樣是透過轉供模式,買多少量都會有對應的綠電憑證,沒有漂綠問題。
另外,採購RE30電力的企業碳排量會下降,但未採購的企業碳排量不會上升,而是轉到一般民生,且民生用戶並無碳費等問題,台電本身的總碳排量也不會有變動,經濟部已為此與環境部溝通;經濟部也重申,外界的擔憂不會發生。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