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iKala CEO程世嘉:AI開源、閉源技術差異正在縮小

2024/11/06 18:42

程世嘉今天出席「遠見高峰會」論壇。(記者方韋傑攝)

〔記者方韋傑/台北報導〕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今天表示,AI自今年起可計算出投資報酬率之後,已推動產業重新洗牌,在原有的商業模式改變之下,會對產業結構帶來深遠的改變,目前AI技術並非只限於雲端發展,而是大量被部署在邊緣端,開源、閉源的技術差異正在逐減縮小。

程世嘉今天出席「遠見高峰會」論壇時表示,企業發覺AI成為產業熱點、相繼與之靠攏,是現在隨處可見的現象,AI是通用型的技術,但在每1種場域會有不同的應用方式,在經過去年的商業模式摸索期之後,今年開始有大量的企業導入AI,但只有少數資金雄厚的企業能夠訓練模型。

程世嘉認為,台灣目前的狀況與美國以外的國家相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了解基礎模型,探討如何部署自己的應用」,從谷歌發布的資料顯示,52%採用生成式AI的企業營收平均成長6%,超過34%企業營收成長1成,因此,AI從雲端廣泛地走向地端將勢不可擋。

程世嘉觀察,當AI趨向眾人皆可用的情形,技術開源的程度將被加速,當現有的算力進入高原期或是遇到瓶頸,開放式模型的數量將大幅提升,讓企業在佈局新應用時能有更多選擇,以強化營運體質與商業模式。

程世嘉舉例,以往員工數超過1000人的企業,每年花在查找資訊所浪費的成本平均有250萬美元(約新台幣8062萬元),且佔去員工40%的工作時間,一旦藉由AI消除這些因素,有助於改善毛利結構,此外,包括智慧客服、無人車等應用帶來等效益,都是AI產值的體現。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