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徐子苓/台北報導〕支付業者紛紛搶攻跨境支付商機,在街口、全支付進軍日本後,LINE Pay本月也宣布開通韓國的跨境支付。不過,電子支付從事跨境業務都須經過嚴格審查、取得金管會同意,而身為第三方支付的LINE Pay能否合法跨境支付,關鍵在是否涉及「金流」,數發部已主動請業者說明。官員坦言,這應是首例第三方支付業者從事跨境支付,數發部會審慎處理,研究是否合規合法。
LINE Pay 5日宣布正式開通跨境支付,首站選擇在韓國,「新羅免稅店」為首波上線通路,台灣消費者可直接使用LINE Pay支付,並獲得最高25%的回饋。消息一出,引發支付產業震盪,業內不少人士好奇,LINE Pay是否有取得主管機關同意?
若要了解此案,必須先釐清不同支付工具的差別。目前台灣的數位化支付工具中,依監理強度由低至高可分為3種:行動支付、第三方支付、電子支付。「行動支付」例如Apple Pay、Google Pay等,是綁定信用卡的載具,僅提供資訊流服務,因此監理強度最低。
「第三方支付」例如LINE Pay、綠界等,可進行代收代付,金流會進入業者的信託帳戶或履約保證帳戶,須向主管機關「數發部」登錄;而「電子支付」例如街口、全支付等,除了代收代付外,還可進一步儲值、進行類金融業務,監理強度最高,須向主管機關「金管會」取得特許執照。
LINE Pay主張在韓為行動支付 金流由信用卡方處理
數發部官員表示,看到LINE Pay開通跨境支付的新聞後,已主動請業者以書面方式說明。LINE Pay初步主張,在韓國的跨境支付不涉及第三方支付,認為自己只是如同行動支付的載具,用戶實際上還是用信用卡支付,意即「金流」是透過信用卡的發卡銀行處理,他們提供的只是「資訊流」服務。
數發部官員指出,LINE Pay為登錄第三方支付的業者,理論上第三方支付不能從事跨境支付業務,究竟是否如LINE Pay所主張,他們在韓國只是涉及資訊流、不涉金流的行動支付,數發部還要再研究,後續不排除邀請專家學者討論,如果有證據認定違法,才會有後續的動作,此前LINE Pay服務應不受影響;一旦有涉及匯兌,就要取得中央銀行的同意。
LINE Pay在韓國若涉及金流,會引發什麼問題?業界人士分析,第1,最嚴重的問題是外匯,這涉及央行的貨幣政策。第2,若涉及金流,LINE Pay就必須對買方和賣方進行管理,這會牽涉到他們在韓國端(賣方)是否有被授權、是否能和特店簽約。第3,跨境支付可能牽涉到洗錢問題,這是金管會比較擔心的,而這3點各自涉及不同主管機關。
至於LINE Pay為何會有這樣的行為,業界人士推測,可能是各大支付業者紛紛開通跨境支付,消費者也對LINE Pay賦予高度期待,在這樣的壓力下,他們選擇從韓國免稅店開始展示跨境的成果,但跨境支付牽扯的主管機關很多,包含央行、銀行局等,LINE Pay唯一能走的合法方法就是單純的資訊流。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