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祥義/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盟國(OPEC+)週日(2日)同意將大部份石油減產期限延長至2025年,在需求成長平淡、利率居高不下,加上美國競爭對手產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支撐石油市場。
《路透》報導,由於市場對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需求成長緩慢的擔憂,以及已開發經濟體庫存增加使得油價承壓,過去幾天布蘭特原油價格接近每桶80美元,低於許多OPEC成員國平衡預算所需的價格。
2022年底以來,OPEC+已進行了一系列大幅減產,目前成員國每日減產586萬桶,約佔全球需求的5.7%。其中包括預計在2024年底到期的366萬桶/日減產量,8個成員國自願減產的220萬桶/日,則將於本(6)月底到期。
週日舉行的OPEC+會議上,成員國同意將每日366萬桶的減產期限,延長1年至2025年底,並將每日220萬桶的減產期限,延長3個月至今年9月底。OPEC+也將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的1年內,逐步取消每日220萬桶的減產。
沙烏地阿拉伯能源部長阿卜度拉齊茲親王(Prince Abdulaziz bin Salman)表示,組織正在等待利率下降,以及經濟成長出現更好的軌跡,不只是零星的成長。
OPEC預計,2024下半年,OPEC+原油需求平均為4365萬桶/日,這代表著OPEC若是將產量維持在4月的4102萬桶/日,庫存將減少263萬桶/日。國際能源總署(IEA)則預估,到2024年,對OPEC+石油和庫存的平均需求將大幅降低至4190萬桶/日。
智庫Energy Aspects創辦人兼研究總監沈恩(Amrita Sen)表示,在需求擔憂仍普遍的情況下,OPEC+的協議應該會緩解市場對於該組織增產的擔憂。
分析師先前預測,由於油價走低加上需求低迷的問題,OPEC+將自願延長減產數個月。但也有許多分析師認為,OPEC+恐怕很難敲定2025年的目標,因為該組織尚未就每個成員國的產能目標達成共識,這項問題也在先前造成緊張局勢。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直在爭取更高的生產,該國認為,其產能數字長期以來被低估。而週日的會議結果讓不少人感到意外,OPEC+同意阿聯新的產量目標,允許其產量從目前的290萬桶/日,逐步提升30萬桶/日。
成員國同意延長減產,也讓OPEC+將產能討論從今年延後至2025年11月。沙烏地的阿卜度拉齊茲親王提到,延長的原因之一是西方因烏克蘭戰爭而制裁莫斯科,導致獨立顧問很難評估俄羅斯的數據。
據報導,自願減產的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伊拉克、哈薩克、科威特、阿曼、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