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孟峰/核稿編輯
〔財經頻道/綜合報導〕《日經亞洲》報導,中國頂級晶片製造商正大力推動關鍵晶片材料和化學品供應的本地化,以對抗美國的出口管制。最新的在地化措施不僅限於使用更多國內晶片製造設備,還延伸到數百種化學品、材料和氣體的供應,有可能將外國供應商趕出市場。
中國最大的合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正要求客戶幫助其在生產中篩選、驗證和採用當地的晶圓、化學品、氣體和其他材料供應商的晶片的製程。自去年以來,這項措施一直在加速中。
中國領先的DRAM製造商長鑫儲存科技也以國家政策為由,發起了一項積極的行動,審查本地供應商以取代外國供應商。
中芯於2020年底被列入美國實體清單(貿易黑名單),並一直在探索國內供應替代方案,以確保生產的連續性。
晶片產業高層告訴《日經亞洲》,老牌晶片製造商通常會給新化學和材料製造商兩次提交樣品進行驗證的機會。但3名知情人士表示,現在在中國,本土供應商幾乎擁有無限的機會,因為晶片製造商非常渴望減少對外國供應的依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