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靚慧/台北報導〕疫情已解封,但國內的人力需求反倒萎縮?根據勞動部最新7月底就業市場人力需求調查,整體人力需求淨增加6萬147人,較去年同期大減2.7萬人;其中製造業人力需求淨增加不到2萬人,較去年同期的4.2萬人「大幅腰斬」最為嚴重。
為了解2023年7月底就業市場的人力需求情形,勞動部統計處在今年4月6日至4月21日,針對員工規模30人以上的事業單位,辦理「112年第2次人力需求調查」,詢問未來人力需求增加、減少情形,回收有效樣本共3024家,今(16)日發布調查結果。
調查發現,事業單位預計2023年7月底較4月底人力需求「淨增加」6萬人,是近3年以來的同期最低,與去年同期相比,更是大減2.7萬人,不過,若與過去12年同期相比,仍排名前3。
分析各產業的表現,雖以製造業人力需求淨增加近2萬人較多(1萬9808人),但與去年同期的4萬2448人相比,年減53%,衰退情形嚴重。
營建工程業人力需求淨增加3450人,是2012年以來的最高;批發零售業需求淨增加8927人,是2012年以來的次高,僅次於去年的1萬3614人;住宿餐飲及支援服務業的人力需求淨增加7292、4521人,均為2016年以來的最高。
統計處處長梅家瑗分析,因全球景氣走緩、壓抑我國外銷動能,導致製造業因訂單萎縮,影響人力需求,但民生經濟漸回常軌、消費人潮顯著回流,且暑假旅遊旺季將至,事業單位仍需增補人力,因此整體人力需求雖有部分降溫,仍續處高檔。
若職類別觀察,與2023年4月底相比,7月底各職類人力需求,以技藝機械設備操作及組裝人員、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均淨增加1萬6千人較多,服務及銷售工作人員淨增加1萬2千人次之。
按行業別觀察,按行業別觀察,人力需求淨增加較多的製造業、批發及零售業,增加人力的主要原因,均以「公司營運擴增或多角化經營」最多(分別占 49.3%、49.9%),「退離者補充」次之(分別占 34.6%、39.4%);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以「退離者補充」最多(占 59.9%)。
值得注意的是,回答增加人力因素「長期缺工」比例較高的行業,仍以先前受疫情影響的住宿及餐飲業(20.38%)、KTV等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50.88%)、其他服務業(35.70%)為主,顯示在疫情降溫後,這些行業仍難以增補人力。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