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楊芙宜/台北報導〕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中國最大工程機械製造商、國有徐工集團(XCMG)董事長王民受訪罕見坦言,中國地方政府的錯誤管理,造成一連串國企失敗和債券違約的主因之一;國企倒閉不只是管理差、戰略不明確、企業家精神不足的結果,還與政府錯誤不當有關,要求這些國企達成不合理績效目標。
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黨委書記王民表示,中國財務陷困境的國企不值得拯救,因為沒有政府支持,它們就無法生存,「讓它們死而不要救」、「政府保護不會創造1個好公司,(但)競爭會」。
近月來,一連串由永成煤電控股集團為首的中國國企出現債務違約潮,引爆投資人對更廣泛中國公司債券的抛售,並導致中國固定收益債券市場上許多新發行債券遭到取消,此違約潮也打破了投資者長期以來認為中國地方政府將紓困這些國企團體的看法。
投資公司TS Lombard經濟學家莊波(音譯)表示,中國地方政府經常強迫國企進行錯誤收購,對中國官員來說,「升官最快方法是擴大當地經濟規模,而國企併購、不論其經營邏輯為何,都是捷徑;這是永成煤業陷入困境的1大原因。」
徐工集團在今年9月部分私有化之前,其100%股權由徐州市政府持有;徐工集團在私有化後,私人投資者(包括公司管理層在內)目前擁有該集團略低於20%股權,不過,該公司仍由地方政府(包括徐州)及官方隸屬基金掌控、擁有剩餘80%股權。
一些分析師仍質疑中國國企混合制改革造成的股權結構變化,能否提高效率。1位北京工程機械行業顧問表示,一些新股東、包括中國中央政府控制的投資基金投資徐工集團,是為了履行政治責任、而非尋求高於平均水準回報。
徐工集團是全球第4大工程機械製造商,為美國工程機械巨頭卡特彼勒(Caterpillar)競爭對手、日本小松製造(Komatsu)的競爭對手。今年武漢肺炎全球大流行危機之際,徐工集團鑽井和隧道設備經理Vincent Cao今夏受訪表示,今年是該集團海外合約極差1年,希望能受惠於中國政府採取擴大投資基礎建設的刺激措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