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頻道/綜合報導〕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發院)昨晚發佈報告,指出在美中貿易戰下,雖然中國經濟看似仍在成長,也就是官方所謂的「總體穩定」,不過該報告指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但沒有消失,而且貿易戰還導致中國經濟「結構分化」,部份行業將大受影響,且影響目前「還沒有完全顯現」。
《路透》報導,國發院在月度經濟數據分析報告中指出,中國已因貿易戰而面臨「結構分化」問題,例如製造業及服務業已出現問題,美國尖段科技、電子產品進口下滑,與這種衝擊是「深層次的」,因為這對中國出口優化、製造業產業結構升級有「不利影響」。
報告也提到,美國產品進口下滑也導致「衰退型貿易順差」再現;「衰退型貿易順差」指的是進口、出口同步放緩,但進口下滑幅度更大,導致表面上雖然貿易順差擴大,但實際上代表經濟體面臨仰賴出口,也就是外國需求甚於內需的狀況。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教授春海示警,美中貿易談判達成的部份協議並未解決根本矛盾,既有的關稅「對中國就業的影響還沒有完全顯現」,調查發現,個別行業關稅稅率若達到21%以上,就會有負面衝擊。
春海點名中國設備製造、電子機械、器材製造、橡膠、塑膠及金屬產業,以及廣東、浙江、江蘇及山東等出口行業集中的地區,可能會面臨較嚴重的就業風險。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也在報告發表會中大聲疾呼,政府面對的這種情況應有的態度是,貨幣政策要「明確地」轉向「適度寬鬆」,而非現在的政策或一直強調「穩健」的說法,這樣的轉變是「羞羞答答」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