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禁奢令罩頂 十一長假商戰難打

2013/09/30 06:00

編譯王詩韻/特譯

繼中秋連續假期之後,中國國慶的「十一」長假也接著到來,歷年來與春節並列零售業等「撈錢」大好時機的兩個節日,卻因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大動作主導的反腐「禁奢令」,顯得黯淡許多,高檔餐廳上訂位名單已見不到機關部門等單位的名字,大小超市也是門可羅雀,與往年光景大相逕庭。

高檔餐廳、超市 門可羅雀

中國國慶的「十一」黃金週假期為10月1~7日。歷年來舉凡過年、勞動節等消費、觀光高峰時期,除家電、房地產銷售會隨之升高外,婚禮宴客等也會活絡外食市場商機。但中國政府在中秋和國慶日前,就已先嚴格禁止用公款進行大型宴客、送月餅或節慶禮等,徹底執行禁奢令。

中國青年報指出,上月中紀委召開會議並發出「月餅禁令」,言明「堅決剎住中秋節、國慶日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公款吃喝和奢侈浪費等不正之風,過一個歡樂祥和、風清氣正的中秋和國慶佳節。」隨後又再連續發出3次通知,強調重點在於不可使用「公款」送禮,被認為是政府強化反腐的動作。

中媒指出,在中國政府嚴格禁令下,以往在「雙節」大撈錢財的各超市和酒店榮景已成往事,上門顧客寥寥無幾,且酒店的訂位名單上全都是個人,非機關部門或基層單位名稱。且對於販售奢侈品的零售商來說,「三公經費」(公款出國、車輛購置和運行、公務接待費)的壓減政策對買氣影響愈來越大,無疑是雪上加霜。

在中國政府緊盯之下,秋季超人氣的高價螃蟹也被下了「緊箍咒」。中媒報導指出今年許多供貨商或銷售商透露,普通消費者的訂單很多,且價格也較親民,但幾乎看不見「國」字頭機關團體訂單的蹤影,高價螃蟹乏人問津。

使用高級海鮮食材作料理的大型連鎖企業北京湘鄂情集團表示,在北京市甚至有銷售額較去年同期驟減八成的分店。高檔酒、燕窩、魚翅、鮑魚等銷售也都受到衝擊。

被稱之為「金九銀十」的九、十月連續假期,歷來都是消費氣氛鼎盛的時期,但今年「好野人」們的錢包是想鬆也鬆不開,彷彿向慶祝節慶的氣氛潑了一盆冷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