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美元現鈔發行量 創新高

2013/07/29 06:00

編譯盧永山/特譯

華盛頓郵報撰稿人高德法伯(Zachary A. Goldfarb)7月8日撰文指出,儘管信用卡和簽帳卡、Paypal和Square等行動支付技術日益普及,傳統的美元現鈔發行量卻創歷史最高,主要是因為過去5年,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動盪不安,使得美國和世界各國民眾對美元現鈔的需求暴增,尤其是100美元紙鈔。

高德法伯指出,在2007至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期間,美國經濟陷入萎縮,但整體貨幣發行量卻暴增。根據美國聯準會的資料,截至今年6月26日為止,美元現鈔發行量已達創紀錄的1.19兆美元。高德法伯認為,驅動美元現鈔需求升高的因素是恐懼。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公布的資料顯示,在1989至2011年間,美國整體貨幣發行量逐年上升,但50美元以下小面額美元的使用量持平,這可能是因為美國民眾用替代支付方式(如信用卡等)來因應每日的交易。

而根據聯準會經濟學家朱德森(Ruth Judson)的研究,美國和世界各國民眾開始大量儲存大面額美元,尤其是100美元現鈔。

舊金山聯邦準備銀行總裁威廉森最近曾對此發文指出:「過去我們多半僅注意替代支付或信用卡等其他支付系統,但過去5年的教訓是,這些趨勢很可能因市場波動和對政治與金融穩定的疑慮,在短期內就被擊垮。」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大學教授克魯曼回應高德法伯的文章指出,低利率才是驅動美元現鈔需求升高的重要原因,而非恐懼,因為投資人不知投資什麼,「只好存些美元在床底下」。

龐大需求 來自海外

對此,高德法伯提出質疑。他說,對美元現鈔的龐大需求主要來自海外,尤其是通膨高導致購買力下滑的國家,如阿根廷、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等,這些國家一直是美元現鈔需求的主要來源。

根據朱德森的研究,目前約70%的美元現鈔存放在海外,以100美元現鈔最多,20年前僅約50%。

高德法伯也舉加拿大為例。他說,加拿大與美國的利率最近幾年都快速調降,加拿大目前的基準利率達1%,還高於美國的0至0.25%之間,但各國民眾對加元的興趣比起美元實在差很多。

美國銀行業雖然持有一些現鈔,但多數現鈔是由美國民眾持有,包括存在保險箱、床底下或皮夾裡。

威廉森預估,截至去年底,美國民眾持有近4000億美元的現鈔,以美國三億人口來計算,平均每個美國人持有近1300美元。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