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根據日經新聞統計,包括各類社會保險費在內的中國勞工成本,若以美元計算,在過去三年大漲逾六成,中國作為世界生產基地的優勢地位已出現動搖,日本企業加速向勞工成本更低廉的東南亞轉移。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以進駐亞洲的日本企業為對象進行統計,加總基本工資、各類社會保險、加班費及獎金等中國工廠員工的人均年綜合成本平均值,來推算中國勞工成本上漲情況。
從人均成本來看,中國去年已達六七三四美元(約台幣二十萬元),較二○○九年的四一○七美元增加六十四%。二○○九年,中國的人均成本低於泰國的四四四九美元、馬來西亞的四一九七美元,如今已出現逆轉。
儘管中國人均成本仍低於已開發國家的南韓、新加坡及香港約二到三萬美元,但在亞洲新興經濟體中,增幅躍居各國之首。
報導指出,中國勞工成本快速上漲趨勢將持續下去。中國領導高層提出二○二○年讓城鄉居民收入比二○一○年增加一倍目標,且中國在二○○八年實施新勞動合同法,各省市除相繼提高基本工資,企業在社會保障方面的負擔也加重。
另人民幣兌美元從二○○八年底以來約升值十一%,推高以美元計算的勞工成本。儘管中國內陸仍有工資低廉的地區,但若考慮運輸成本及業務便利性,遷往內陸也很難降低成本。
與中國相較,越南的勞工成本約二六○二美元,僅約中國的四十%,緬甸與孟加拉均為一○○○美元左右,日本企業正加速向勞工成本更低的東南亞轉移。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