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股價倫理錯亂 是價值投資人的好機會

2012/03/14 06:00

20多年前引領台股奔向1萬2000點的金融股,很多股票都曾叱吒風雲,上千元的股價可說司空見慣,比比皆是。如今風水輪流轉,多數股價掉到1、20元,還乏人問津。更慘的是,其他股票都能漲,就是金融股不能漲,否則就是「拉金融賣╳╳」,反正它就是顧人怨。

股票市場常常會對特定產業非常嚴苛殘酷,當科技股當紅時,傳產股、中概股都曾經在冷凍庫待了很多年,後來投資人才慢慢接受有些傳產股的獲利率高於科技股的事實,特別是那些保三、保四的代工廠,與其說是高科技,不如稱之為「組裝業」,為何能有高本益比,令人不解?

台灣的金融業在利差很小的不利環境下,依然繳出亮麗的績效,本益比卻常不到10,實在物超所值。它的很多利空,都是被渲染出來的,像是對歐債的曝險部位,對雙D高達6000億元的放款,看似嚇人,其實不是已經解決,就是根本還未發生。而且,很多金融業對此已提列足額的呆帳準備,倒帳的衝擊已在有效控管中。

反觀那些利空已經發生的太陽能類股,大多虧損驚人。例如綠能去年每股虧8.9元,股價是37.1元,茂迪每股虧5.61元,竟是績優生,股價59元,放在金融股,不是股王就是股后。

股價倫理錯亂,是價值投資人的好機會。以地攤貨的價格買進名牌貨,卻以名牌貨價格賣出地攤貨,這才是投資的王道。(多哥)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