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羅倩宜/綜合外電報導〕中國企業海外上市醜聞連環爆,本週新加坡證交所又有兩家中資龍籌股凱欣達數碼娛樂(KXD Digital Entertainment)及中國高纖申報不實被抓包。
繼美國及加拿大證交所對多家中資上市公司停牌後,週四新加坡證交所公開譴責凱欣達及其前董事長劉伏生,指出他未遵守上市規定。星交所表示,審計單位發現,凱欣達已結束所有業務,為僅持現金的企業,並未及時披露。此外,該公司在二○○七年遭飛利浦(Philips)電子控告侵權、美國法院判賠逾兩億美元,也未按規定揭露。
凱欣達兩年無進帳 未揭露
根據凱欣達內部紀錄,劉伏生曾在會議中表示,集團自二○○九年六月起已無任何進帳。新交所認為,此點未知會董事會,屬於「嚴重疏失、未以公司及股東利益為先。」星交所進一步指出,根據上市條例所要求的公司董事素質及標準,劉伏生均嚴重失敗,新交所認為,凱欣達集團及劉伏生的行為已違法,已通知相關當局。
凱欣達總部位於深圳,主要生產TFT-LCD電視、DVD播放器及家庭影音系統。二○○三年在星交所上市後,當日股價曾大漲近一倍,但淨資產從二○○七年的四.五億元人民幣,一路下滑至二○○九年的一千五百萬元。
中國高纖申報不實 遭停牌
同樣在本週四,中國高纖的特別審計師指出,該公司去年底申報現金及銀行餘額為十一億元人民幣,事實上僅有九千三百萬元,為十分之一不到,嚴重申報不實。該公司三月底遭星交所停牌,由於也在韓國以存託憑證上市,韓方也立即予以停牌。
近幾年中資企業像病毒不斷在全球股市繁殖上市,統稱龍籌股的星交所中資企業,二○○四年僅有四十一家,目前已占全體上市七百七十九家的五分之一強。然而股價卻不斷下跌。追蹤星國中資上市企業的海峽時報中國指數(Straits Times China Index)今年以來下挫了十二%,五月份成交量較一年前大跌四成三,僅有三十五億股。
新加坡渣打銀行分析,投資人愈來愈擔心中國企業的誠信及管理,因為部分公司申報標準太鬆散。當地券商繼顯控股(UOB Kay Hian)認為,「中資企業負面新聞不斷,要找回投資人信心,恐怕要很長一段時間。」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