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耐震建築 安全更上層樓

2005/09/24 06:00

記者林美芬╱專題報導

921地震的慘痛、331地震的驚慌,不止民眾在心中有了烙印,建商們也備受衝擊;經營心態因此轉變,嚴謹的結構安全成為經營的重要關鍵。

台灣地處地震帶,經常性的地震、颱風侵襲,讓台灣建築品質必須採取最嚴格的標準來規劃與興建。早年,建商只想趕快蓋好房子、把房子賣出去,收錢之後,一走了之,最好跟這些購屋者不要再見。如今,即使還有這種建商,但比例已經減少,越來越多建商以技術、規劃及售後服務來展現一級公司的風範,也展現永續經營的誠意。

台北101大樓興建完成,位在地震帶上的世界第一高樓建築,結構安全與耐震要求,當然更是要世界第一,101大樓結構設計師甘錫瀅成了全台搶手的結構設計師。

各項制震系統在台灣建築中,普遍被應用,因應整個法規要求的提升,耐震係數已經從原有的230gal提升到280gal,只要新推大樓都有如此的規格設計;各式的制震、消能器及隔震系統,不止是過去聊備一格的廣告辭,而成了建築銷售中佔據主流地位的角色。

根據建築師的計算,280gal已經可以耐震7級以上地震,比原來法規耐震5級地震,再度提升;但過去問題不在法規及設計,出在施工的品質不良。

建商跟營造廠之間的合作,更加嚴密,施工過程中,採取全程錄影或攝影的公司,成了普遍的品管手段之一,主要還是確保施工品質可以完全符合設計的要求。

除了280gal新法規要求的標準,更有建商超出這項係數標準,部分建築已經達到320gal以上的水平,以提升結構安全性能。


921震撼教育後╱注意櫥櫃裝修工程 防範結構安全漏洞

記者林耀文╱專題報導

921強震過後,國內建築法規針對建築耐震性能要求標準,已大幅提升,包括建築師、技師、建商與營造廠等建築相關業者,多對建築耐震設計與施工品質更加用心,也讓震災後新規劃建築結構體耐震效果,優於震災前的舊建築物。

但是,學者提醒,政府、業界與一般大眾,目前仍忽略非結構物如櫥櫃與裝修工程等的耐震效果,這反而是震災發生時,影響救災與人員逃生的一大安全漏洞,值得官方與民間努力加強。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姚昭智指出,自從民國88年921大地震過後的同年12月份,政府即要求提高建築耐震性能法規標準,結構耐震係數也從過去0.18g提高至0.23g,包括建築師、技師、建商與營造商,都對於結構耐震的設計施工更用心,讓震後新規劃建築的耐震性能更佳,這點相當值得肯定。

但是,經過實際勘查震災發生原因後,可發現非結構物的耐震安全效果,也攸關地震時人員避難逃生機會,目前包括醫院、學校、車站等提供緊急避難的公共建築物,非結構物的耐震安全設計卻依然受到忽略,地震緊急狀況發生時,將降低避難機能,一般住宅建築物,建商與消費者也應更重視這種耐震安全漏洞。

目前在高雄泰舜營造擔任工務部副理的土木技師陳明雄表示,震後新規劃的住宅大樓,除了耐震設計性能提高,施工要求標準也更嚴格,一些重視結構安全的業者,更將鋼筋用量提高約1成比例,達到每建坪650公斤的鋼筋用量,同時採取柱體主筋以雙層交錯續接模式,降低結構弱層產生機會,6樓以下的混凝土材料,也從震災前的每平方公分245公斤,提高至當前280公斤用量,增量幅度約14%,這些作法都利於提高建築耐震性能。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