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琪芳╱專訪
財政部長林全昨日表示,國內公股銀行將持續整併,但是在可預見的未來,國內公股銀行會保留1、2家以上,公股銀行整併後如果可發揮綜效,就不用撤出市場,反過來可以去合併其他民營銀行,而且公股銀行整併,也能迫使民營的家族銀行整併,提升整體金融市場的國際競爭力。
林全指出,政府希望今年能夠達到公股銀行減半目標,即減少6家官股銀行,在處理完台開、僑銀及彰銀之後,只要再處理3家,就可達到目標,台企銀及中信局將公開標售,在今年底前完成,至於另外1家,初步已選定對象,是1家已上市的公股行庫,但今年能不能夠完成,還有變數。
林全表示,在可預見的未來,政府還是會保留1、2家以上公股銀行,「如果公股銀行競爭力跟民營的一樣好,留在市場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被人家併,也可以去併人家!」因此,公股銀行能撤出就撤出,組織改造成功就可以不用撤出,可以去併別人,他說:「公股銀行有2條路,組織改造成功的就去併別人,改造不成功的就被別人併。」
林全並指出,現在有這麼多公股銀行,市占率將近1半,再這樣發展下去,很難有國際競爭力,公股銀行應一方面退出市場,一方面整併,如此也能刺激市場整併,目前民營銀行中有太多同一家族銀行,本身合併也有阻力;但公股銀行整併後,將迫使家族銀行整併,也就是說,公股是媒介,讓所有銀行都面對整併壓力,然而整併要能發揮綜效,如果只是培養大財團,沒有綜效,還是沒達到提升競爭力的目標。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