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近期證券商競推指數型權證,一般預期將衝擊原來的指數選擇權市場,不過期貨商認為,兩者在權利買賣方、發行者、契約規格、權利金、發行量等,都有所差異,對指數選擇權或有衝擊,但實際程度應該有限,預料指數型權證可能的客群,將是新客群,而非原先的指數選擇權客群。
期貨商指出,相較於指數型權證是一檔權證由一家券商發行,且目前多為認購權證,投資人僅能看多。而目前指數選擇權的交易規則,是以現貨指數的上下500點,每100點為調整單位,加上目前期貨自營商將近20家,因此投資人可以選擇標的較多,也較具有避險的功能。
對於目前已有投資指數選擇權經驗的投資人來說,指數型權證的誘因相對較小,不過對於沒有指數選擇權投資經驗的民眾來說,指數型權證或許有機會成為入門的投資標的。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