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金控獲利 國泰金穩居第一

2008/01/11 06:00

〔記者范姜群閔/台北報導〕國泰金(2882)、新光金(2888)、富邦金(2881)昨日公告去年12月及全年財報數字,國泰金以每股稅後純益(EPS)3.36元在14家金控中穩居金控獲利第一名,富邦金EPS為1.82元、退居第三,新光金由於認列次貸虧損過多,0.97元的EPS只能居於第八名。

光看去年12月獲利數字,國泰金單月是負11.14億元、富邦金是負23億元、新光金則是負4.23億元,但國泰金由於前三季表現相當良好,即使11、12月單月獲利都是負數,整年度的獲利仍高達309.49億元,同時也是國泰金單年度的歷史新高。

國泰金策略長李長庚表示,來自匯兌的損失,估計約超過十億元,在股市的虧損大約也有數億元,匯兌及股市的損失是造成12月虧損的主因。

富邦金1到11月的EPS為2.12元,是金控中的獲利亞軍,但12月一口氣提列了34億元的資產減損,將整年度EPS拉至1.82元,輸給整年度EPS為2.11元的第一金控(2892),只能成為金控第三名。

富邦金表示,12月份的虧損主要有兩部分,一是銀行為因應景氣變化增提呆帳準備20.5億元,二是各子公司提列SIV、CDO損失的影響約13.5億元。

在萬泰銀以債作股事件及次貸風暴影響下,光是去年第四季就認列了約69.2億元的新光金,12月的獲利為負4.23億元,根據該公司公告的訊息,去年前三季還有72.81億元的稅後盈餘,短短三個月時間,整年度獲利就縮水了約25億元,剩下47.84億元,EPS也從1.48元掉到0.97元。

新光金控表示,第四季因為國際信評機構大幅調降CDO資產池中次級房貸相關債券評等,經經重新檢視資產池信用品質,在12月時約為18億7525萬元的金融資產減損損失,是造成12月單月虧損的主因。

法人表示,去年第四季是金融類股充滿利空消息的一季,不但遭受次貸波及使各金控紛紛提列損失,外資更是將金融類股當作提款機一直大賣,但今年以長期來看,金融股頗為適合作為長期持有的類股選擇之一,加上金融產業海外投資上限放寬、次級影響接近尾聲、政府基金大選進場護盤等利多加持下,前景頗為看好,但還是要提醒炒短線的投資人,現在金融類股的股價不見得已經來到低盤價位。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已經加好友了,謝謝
歡迎加入【自由財經】
按個讚 心情好
已經按讚了,謝謝。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