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奕達重塑品牌 五月花跨向國際
記者王珮華/專訪
永豐餘旗下「五月花」紙品最近一舉換掉用了十多年的包裝設計,砸下重金打廣告,幽默與實用的訴求讓人印象深刻。永豐餘第二代少主何奕達(見圖,記者王珮華攝)才剛接下永豐餘消費品實業總經理,「五月花」的嶄新出發可說是何奕達掌舵家品事業的第一炮。
對於建立品牌,何奕達有六年級生對新世代獨特的洞察,除了老本行紙業之外,他更希望擴張家用品觸角,「一起合作形成規模經濟,進而跨向國際市場。」以下是專訪摘要:
記者問:「五月花」過去的形象與您所想塑造的品牌形象有何差異?重塑品牌形象的目標為何?
何奕達答:品牌建立在消費者的信任上,信任該品牌在功能與價值上,都能不斷達到消費者的期望,這就是有價值的品牌。過去,永豐餘以生產為主,儘管對自己的產品有十足的自豪與自信,但消費者可能並不知道,這次重塑品牌,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這個品牌是好的」,所以我們花了很多的時間作消費者調查、發樣品、讓消費者試用,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我們的品質是很好的」。我們換掉用了十多年的LOGO(商標),改成現在流行的簡潔線條,一方面也讓「五月花」的愛用者,逛賣場時很遠就可以辨認出我們的商品。
「五月花」、「柔情」、「得意」都有不同的消費族群與定位,我接消費品事業以來,所作的是品牌的整理,而非徹底的變革,或許過去,我們跟消費者溝通得不夠清楚,今年是作「蹲下去」的動作,得花更多的努力,希望明年,無論市佔率、營收,都看得到成果。
問:家用紙與經濟成長的相關性高,台灣目前經濟環境下,塑造品牌遭遇什麼樣的挑戰?
答:現在常說的M型社會其實並非絕對,財富較多的人不見得都會消費頂級商品,而可支配所得偏低的族群,也不見得完全不會消費高附加價值的商品。以年輕上班族為例,他們上廁所可能不見得會想用三層衛生紙,不過,一旦感冒有擤鼻涕的需求,他們可能不願意讓鼻子被擤到紅紅的,擦屁股對他們來說不重要,但紅鼻子卻無法容忍,M型社會我認為不應該從收入來解讀,而是從行為來了解。
消費者購買產品總是希望能夠達到他想要的功效,以衛生紙、面紙來說,總不會希望買到擦不乾淨,或者要擦很多張才會乾淨的面紙,傷風感冒擤鼻涕弄得鼻子嘴唇很痛,還要花錢買藥,這都不是消費者願意的,所以我們推出乳霜面紙,來貼近消費者的需求。
問:與大潤發的爭議已經解決了嗎?強勢通路對消費品而言,如何化阻力為助力?
答:與大潤發還在協商中。我認為,可能是因為台灣太小了,上架不上架這件事,才會被當做大事來報導。其實通路選擇商品,商品也在選擇通路,跟大潤發之間的癥結在於,如果我們全盤接受對方的條件,我們只有虧本,站在做生意的立場,沒有做賠錢生意的道理。
強勢通路不見得是壞事,通路若只有單兵作戰,沒有龐大資源作後盾,對供應商來說也欠缺合作的意願,因為這樣一來他能夠帶給供應商的行銷資源不夠,通路強勢對供應商而言才能借力使力,所以,我們也願意與強勢的通路合作。至於與通路談判的籌碼需要自己創造,永豐餘消費品除了家紙之外,還有美妝,未來我們還會找更多產品來豐富我們的產品線,進而提高與通路談判的籌碼。
我認為本土廠商還有很多消費品公司,自己單打獨鬥地很辛苦,如果能夠與我們合作,我們擁有完善的物流體系,如果開始合作的話,一定會很快展現效益。更重要的是,如果本土消費品業者能夠好好整合,達成規模經濟的話,將來除了台灣市場,也能跨入國際市場,我們一直都在尋求這樣的合作夥伴。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