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業倒貨變現 加劇房市壓力

2025/11/26 05:30

中國金融機構大舉出售「銀行直供房」,可能進一步打擊已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市場。(路透資料照)中國金融機構大舉出售「銀行直供房」,可能進一步打擊已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市場。(路透資料照)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中國國有大型銀行和地方銀行近年來一直在拋售因無力償還貸款而陷入法拍的住宅和商辦,以回收現金、解決不良債務問題,金融機構大舉出售這類「銀行直供房」的趨勢,可能進一步打擊中國已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市場。

「銀行直供房」是指由銀行做為出售方直接完成交易的房產;如果企業或個人經營不善、無力償還貸款,銀行就會通過司法程序取得房產,並以低於市場價格十%至三十%透過電商平台直接出售。

根據中媒報導,今年截至十一月,至少有二十三家金融機構透過電商平台出售回收的住宅和商辦,且自今年夏季以來,出售量持續攀升,已經售出或上架的住宅與商辦約七萬套,比上海市去年銷售的新屋五.九萬套還多。

這類房產的主要賣家為股份制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和信用合作社,但也包括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建商銀行等國有大型銀行。例如總部位於成都的四川農商聯合銀行,就有近二.五萬套房產上架出售;吉林銀行則打算出售二千套房產;蘭州銀行將出售一七五〇套。

中國銀行業獲利逐年下滑,主因經濟持續放緩,企業對資金的需求疲弱;過去被視為安全借款人的地方政府,也因為房地產不景氣而面臨財務困境。

銀行業出售陷入法拍的房產,所得將用於解決不良債務問題。中國官方統計顯示,中國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維持在一.五%左右;但外界普遍認為官方數據無法反映真實情況。日本綜合研究所調查部研究員關辰一依據上市企業的財務資料預測,截至去年底,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高達七.八%。

去年不良貸款率達7.8%

去年中國銀行業打銷的不良資產高達三.八兆元人民幣(約十六.九兆台幣),較二〇二三年激增近三十%,且為連續五年超過三兆元人民幣。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今日熱門新聞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財經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