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可透過API與程式碼,讓電腦自動執行,讓投資變得更主動、更有計畫。(法新社)
■楊淑雯
對於許多投資人而言,下單的介面不只是用來買賣的工具,更是投資思考的延伸,從以前的電話下單,到網頁或手機上點擊買賣,再到現在用程式自動執行交易,投資方式正在逐漸改變,一場世代轉換悄然登場。
傳統下單介面vs程式交易介面
傳統的下單投資人習慣用滑鼠點擊,根據即時報價與K線圖表做決定,這種方式雖然直覺,但受限於人眼與手速,在速度與準確性上存在瓶頸。而自動化交易介面則不限於此,它不只是「看盤」工具,更是「投資策略執行」的平台,投資人可以先規劃好買進的策略條件,讓電腦自動執行,讓投資變得更主動、更有計畫。透過API與程式碼,將下單條件形成的投資策略轉化為自動化指令,電腦快速執行下單,這種轉變,讓投資從「應對市場」變成「布局市場」,透過事先規劃、回測和優化策略,讓投資更有根據、降低人為的情緒干擾。
Python API如何改變投資流程與決策節奏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開始用程式交易?主要由於現在的技術親民,券商系統更簡化,對程式交易有興趣的人也可以藉由AI輔助,降低程式語言的進入門檻,使的 Python API逐漸開花普及,讓程式交易不再是專業量化團隊的專利。投資人可以用簡單的程式碼串接券商API,實現自動下單、即時風險控管,甚至跨市場套利,這種模式改變了兩個核心流程:
1.投資流程:從「觀察→判斷→下單」轉為「設計策略→撰寫程式→回測驗證→自動執行」。
2.決策節奏:從「盤中即時反應」轉為「盤前策略規劃」,投資人將更多時間花在回溯測試與優化,而非盯盤,讓投資決策更數據化、更系統化,情緒干擾被降到最低。
投資人對自動化、即時性、客製化的期待
隨著技術進步,凱基證券表示投資人希望交易系統能做到更多,像是「自動化」不再只是下單,還包括風險控管、設定停損停利、資金配置。另外像「即時性」,報價和成交回報要夠快,最好在一瞬間就能知道結果。還有「客製化」,投資人希望能自己定義交易策略,甚至結合人工智慧,打造專屬的交易。這些需求推動券商不只是「提供下單功能」從而轉向「提供開放的平台」,讓投資人有更大的發揮空間。
券商的新挑戰:不只是交易平台,更是學習夥伴
對券商而言,這場轉變帶來兩大挑戰,首先是介面設計,除了傳統的手機應用程式,還要提供完整的說明文件、測試環境,並確保系統穩定安全其次為教育推廣,投資人需要的不只是交易平台,還需要更完整的資源,首先,盤後資料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包括歷史報價與財報數據,能幫助投資人進行策略回測與分析,驗證投資邏輯的可行性。其次,回測環境的建置也至關重要,透過友善的模擬平台,能大幅降低投資人自行摸索與開發的技術門檻,讓策略設計更具效率與安全性。此外,策略範例的提供則能加速學習曲線,從基礎到進階的進出場策略範本,協助投資人快速理解程式交易的核心概念,並實際應用於市場操作。
這些資源的整合與提供,將讓投資人更快速上手程式交易,未來的券商將不只是交易平台,更是幫助投資人掌握科技的好夥伴。
(作者為凱基證券經紀暨財富管理通路處主管)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