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I全球指數今年度上漲20.96%,優於美股。台股則在台積電帶動下繳出22.8%漲幅佳績,全球股市普遍創高。(路透)
■張仲平
回顧2025年上半年,全球股市在經歷四月初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影響重挫後迅速展開反彈,美股四大指數近期更創歷史新高,顯現出浴火重生氣勢,全球股市重新燃起多頭行情,屢創新高。截至10月30日,MSCI全球指數今年度上漲20.96%,優於美股S&P500指數上漲15.99%及歐洲600指數上漲13.24%,主因其餘成熟國家以及新興市場股市亦表現出色。台股在台積電(2330)帶動下繳出22.8%漲幅佳績,日本股市今年迄今上漲30.56%睽違30年創歷史新高,韓國股市則在記憶體類股三星、海力士帶動下更大漲70.93%,全球股市普遍創高。
以下列出數項近期觀察焦點供投資人參考。
一、市場預期Fed 12月降息機率下降
如市場預期,甫出爐的Fed10月份利率決策再次降息一碼。排除關稅的一次性影響後,核心通膨率距離2%目標並不算遠。此次降息主因是就業市場下行風險上升,而非通膨問題已經完全解決,顯示聯準會的政策重心已從「對抗通膨」轉向「管理就業市場風險」。然聯準會(Fed)主席鮑爾於記者會開場白提及12月是否調降利率並非板上釘釘,因為官員於會議討論上看法分歧;鑒於貨幣市場回購利率高於管理利率,會議上決議於12月1日停止縮表。展望未來,市場轉向關注美國政府停擺時關鍵經濟數據走勢,政策路徑預期將是「逐次會議決策」模式。而根據CME Fed WATCH最新資料,12月降息機率由會議前超過90%迅速降至67.8%。
二、美中貿易戰降溫,美國關稅議題對股市影響程度降低
自從4月份川普公布對等關稅後全球股市重挫但不久即急速反彈,市場已逐漸察覺到,美國政府對於市場與經濟壓力的容忍度有限,一旦關稅帶來負面衝擊,政府往往會迅速退縮,這種現象稱為「TACO理論」。川普關稅反覆已讓市場習以為常,TACO交易策略近半年來頗為盛行。
此外,2025年第四季度,中美貿易關係在緊張升溫後出現戲劇性轉折,特別是受惠於10月底在韓國釜山舉行的「川習會」。此前的貿易摩擦主要集中在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新一輪關稅,以及雙方在關鍵技術和戰略物資上的相互限制。雙方在10月30日於韓國釜山舉行的「川習會」上達成了重要的「歷史性協議」,氣氛出乎外界預料的和緩。會談的關鍵成果包括:關稅減讓與暫停︰美國同意將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關稅從先前的約57%降至47%,顯示貿易戰緊張局勢有所緩解。中國也相應調整了針對美方的報復性關稅。以上不確定性降溫也讓全球市場鬆一口氣,則有利多頭氣氛延續。
三、AI科技產業仍為市場主流
預計2025年底至2026年將從前期的「基礎設施建置」階段,邁向「應用爆發與效率變革」階段。投資主軸將沿著兩個方向深化:首先是上游硬體持續增長:領先的AI晶片製造商、高頻寬記憶體(HBM)供應商及資料中心基礎設施(電力、散熱)的需求將持續強勁。再來則是下游應用與生產力提升:焦點將轉向企業採用AI軟體和服務以提升生產力。雲端服務巨頭、SaaS 企業以及能夠將AI成功整合到其產品中的傳統企業,將成為下一波獲利增長點。然須警惕估值過高風險。市場對 AI 獲利的預期可能已經過於樂觀,一旦短期獲利數據未能跟上高估值,可能引發股價大幅修正。
歷經2025年股市上沖下洗,我們對明年全球股市看法審慎樂觀。2026年全球市場環境預期是「溫和成長,但高度分化」。投資核心主題則圍繞「軟著陸」與「AI獲利轉化」的實質考驗。Fed降息週期緩慢釋放流動性,有機會為估值提供溫和支撐,而AI應用從基礎設施轉向企業生產力,推動科技、軟體及供應鏈獲利進入實質增長階段。建議投資人採取攻守兼備策略,均衡配置創新科技與具備穩定現金流的價值板塊。(作者為合庫投信合庫AI電動車及車聯網創新基金/合庫全球核心基礎建設收益基金/合庫樂活安養ESG退休傘型積極/穩健成長基金經理人)
一手掌握經濟脈動 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
免費訂閱《自由體育》電子報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